Quantcast
Channel: 分析 / 評論 – PanSci 泛科學
Viewing all 20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我是個學生,我創業:談談「學生創業」與 創業校園Cornell Tech

$
0
0
  • 文/許凱鈞│目前是 Cornell Tech 學生、臉書實習生、也是部落格作者,平時分享內容包含矽谷、教育、與工程師找工作的大小事情!

前些日子拜讀「拜託,不要鼓勵學生創業: 一位學生創業者的告白」有感。這也是我一直很樂於討論的話題,於是春假花點時間整理想法後,想跟大家聊聊自己的小小看法、談談自己在紐約市的創業校園 Cornell Tech 的所見所聞。

我認為我自己的故事,取決於不同的角度,同時鼓勵、也不鼓勵所謂的「學生創業」。

我曾嘗試過學生創業,當時一頭熱血、去了不同場合跟大大小小的投資人報告我的點子、跟大企業尋求合作、口沫橫飛就想要讓別人也看到自己眼中看見的未來。不過今日的我也還是選擇更為主流的道路,成為那些矽谷企業裡的工程師。但是,如果當年我沒有做個 Projectable(編按:作者自創的平台),我也沒把握後來的我能不能吸引到創業校園 Cornell Tech 與 Facebook 的目光。而我指的完全不只是這個項目在我履歷上的影響力而已,後面會再談到。

所以在學生創業成功率極低的前提下,我想跟大家談談在那失敗的終點前的旅程:Side Project。

旅程先於終點:創業成功率低,重點是獲得的經驗值

學生創業的成功率極低,但是我還是認為如果因為成功率低就不去嘗試,那真的是一輩子都沒有成功的機率了。

況且,學校的意義是什麼呢?我自己一直以來也常常在思考這問題,甚至這個問題也的確深刻到我未來會想要寫篇文章跟大家討論。畢竟,不管怎麼說,我們這一代年輕人終究也會要負責替下個世代的孩子們建立他們的未來,而教育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最基本而言,我認為學生就學就是為了要累積實力、在未來展露頭角,成為對自己、對朋友、對家庭、對社會都有用的資源。成為一個最好版本的自己,與身邊的人們互相提攜。而創業、或者不管稱不稱得上創業——從學生的角度去做一個 「side project」,從點子的發想 (ideation)到反覆驗證 (validation)、再把這個本來只活在你腦子裡的點子做成一個產品、再不斷循環的整個過程,我個人是真的學習到了很多很多課本上學不到的事情:

  • 也許我本來需要到業界,才能學習到怎麼跟人合作、一起從第一行程式碼開始,一直到寫出一個使用者能用的 app,但是我做 Projectable 的過程中透過第一手的經歷學到了。
  • 也許我本來要到業界,才能體驗怎麼跟跨國企業提出企劃。
  • 也許我本來要到業界,才能學習到怎麼跟比我年長幾十歲、CEO 級的前輩交流、請教,但是我做 Projectable 的過程中也學到了。

清單我可以一直寫下去,種種不同的學習心得,我兩年前寫過另一篇文章「寫在反省時,給同樣想創業的大學生」時有更細節的分享,我就不再多花篇幅細說,有興趣的讀者歡迎參考我的舊文(其中包括 Projectable 到底是什麼)

該怎麼做?請考慮學生時期的機會成本

另外,要不要去做一件事,我認為還有更簡單的理解方式。也就是機會成本。問問自己「就算你不做這件事,你要拿多出來的時間幹嘛」?

當時的我沒辦法好好坐下來唸書、沒辦法告訴自己把「電子商務的七大原則」背起來可以對我的人生有什麼幫助,無法說服自己為了這些內容去唸課本、期中考、期末考等等。然而當我在做 Projectable 時,我就會因為要寫一個登入系統而去研究這要怎麼做、學習 JWT 技術,我會因為想要給使用者更好的使用體驗,而去投入時間、研究 User Experience 的基礎概念跟 JavaScript/React 的技術。

所以當時的我想想,我就算不做 Projectable 拿多出來的時間好好念書,我大概也就是把我原本就悲劇的 GPA (編按:學科成績的平均績點,往往是海外學校錄取學生的指標)提昇一點點。對於當時的我來說,機會成本實在太低了。

以機會成本的角度來說,我甚至認為這是學生創業的一個優勢。

今天的我一年內將從研究所畢業,女朋友已經在 Google 工作,畢業後直接創業對我來說已經不是個合理的選項。作為學生,不用預想要成家立業的狀態下,嘗試做做看一個 side project(不管是不是真要創業)時的機會成本真的已經比畢業後創業小上不少了。

尤其如果你對於申請美國研究所有興趣,我更會如此建議。

我相當同意理科太太蔡康永前陣子談到的「如果申請美國頂尖大學」──真的就是「要讓學校覺得你是一個奇怪的東西。」你要成為一個教授們眼中稀奇的存在,去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我自己可以說就是靠這些經歷逆轉了低 GPA、錄取包括 Cornell Tech 與 CMU 等學校。這段經歷的詳細過程,我也有另寫文章分享在部落格裡面。

不要怕失敗與成功:重點是帶著經驗值走出校園

為了宣傳 Projectable,我們當時舉辦了一個學生駭客松 E.C. Jamming。那時候,大概也是人生中最緊張的一段時間了。當時我們拿到了跟微軟的合作,會直接與微軟本身全球性的駭客松 Imagine Hack 合作,對我們來說是很棒很棒的短期成功──但是當來自跨國企業的目光投注在我們身上,而我實際上一張票都沒賣出去的時候,比起當下提案成功的喜悅,我更害怕三週後的活動當天開天窗。

「要是一個參賽人都沒有」這個念頭讓我睡到一半被嚇醒了好幾次。

現在往回看,這段過程裡我學到的點有兩項:

  1. 作為學生其實不要那麼害怕失敗。
  2. 成功也要想辦法讓人知道。

關於「學生的失敗」這件事,我認為以經濟學的角度談完機會成本後,這同樣也是可以運用經濟學裡「期望值」的概念很好解釋的一件事。當你出了社會,領的是別人給的薪水、就算是創業也是 VC 或者家人朋友給的資金,這時候你是被期待成功的。

但是學生呢,我是覺得學生失敗是能夠被原諒的。說真的,真的有人在第一天馬克・祖克柏還是學生的時候,就期望他會成功嗎?如果當年的他失敗了,當時大家也就是笑笑「學生嘛」,本來大家的期望值就不是那麼高(然後 MySpace 成為今天的 Facebook⋯⋯)。

我爸從小就教我作為一個學生,我們就該多多利用這些犯錯的機會,最好把可以犯的錯都在這個時候犯過一輪,然後帶著比所有人都更多的經驗值走出校園。

另外,關於駭客松的後續,如果你好奇的話,當時我們舉辦駭客松,跟微軟拉到關係後就開始寫信跟其他中小企業、在地的新創公司講講我們跟微軟的合作關係、然後「我們就差幾千港幣就能讓活動變得免費、讓學生都能無負擔的參與!」

靠著微軟的名聲,我們很快就湊齊最後那幾千港幣、讓活動變成免費。而活動重新開放免費報名後,我們就在兩天內達成超出預期的報名量,甚至還需要婉拒當時願意給我們免費場地的單位來升級場地。

可以說是狐假虎威吧!但是我們當時的確是靠著一個小的成功去套牢下個更大的成功。

在紐約市,是如何鼓勵學生創業的?

最後,既然談到「學生」跟「創業」,真的不能不談談我們 Cornell Tech 的學程:「每個學生畢業前都得要創業」。我其實很喜歡拜託,不要鼓勵學生創業: 一位學生創業者的告白 原作者果殼提到了他所期望的政府角色。自從來紐約市就讀這間以學生創業聞名的 Cornell Tech 以來,我也常常在思考紐約市跟我們校區有哪些元素是台灣可以取鑒的,或甚至未來我能夠幫台灣建立怎樣的環境。

Cornell Tech 這間學校

紐約擁有全美、甚至全世界最好的高等教育之一。然而,紐約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一流名校的學生畢業後,很多工程師還是會選擇前往西岸的科技重鎮工作(個人感覺跟台北的狀況有些相似。在香港唸過書的我,真心認為台灣資工方面的教育絕對不輸給世界排名五十以內的幾個香港學校,但也是有明顯外流趨勢)。

當時 Bloomberg 市長就清楚這個外流現象是個問題。於是他們開始徵求業界、學界提案,最後由康乃爾大學爭取到這部分的預算,在紐約市中心的羅斯福島上打造一個全新的技術園區,也就是今天我們的校園 Cornell Tech。

基於與 Bloomberg 市長的緊密關係,學校每個月都會在 Bloomberg 的場地舉辦與不同 CEOs 的對談與分享

羅斯島上的校園是前年才建成的,辦校最初的幾年都是跟紐約市的 Google 借辦公室上課,然後跟紐約大學借宿舍空間給學生住。

不過最重要的是,Cornell Tech 的中心思想就是創新:「每個學生畢業前都要做兩個 projects。」

第一個 project 是從紐約市眾多的公司裡面尋求問題。學校開放 Uber, Microsoft, SnapChat 與其他新創公司投稿他們想要解決的問題,然後由 Cornell Tech 的學生來嘗試解決。(有些可以很無釐頭,有一家創投公司請我們的學生去了解要怎麼做一個產品,讓人可以在家也能享受在酒吧喝酒的體驗)

我自己上學期收到的問題就是 WeWork 投稿的「怎麼利用 WeWork 擁有的線下資源,讓線上的程式教育更加完善」,這是他們在併購了一間線上教育平台之後想要解決的問題。在雙贏的前提下(這些企業把題目交給學生,他們可以以更低的預算做出實驗性的 projects;而學生同時也有機會在業界的環境做創新的 projects),每年都有超過一百個來自業界、尋求解決的問題被投稿來我們學校的系統裡面。

畢業前最後一學期則是要直接創業。

Twitter 的前任 CTO Greg Pass 與美國最大的新創投資人之一的 David Tisch 就在我們學校負責這塊的教育,這也幾乎是會來就讀 Cornell Tech 的學生想要來的主流原因之ㄧ。

在我身邊不乏已經在 Google 工作六年的人、或者已經連續創業過三次的人決定要加入 Cornell Tech,就是想要在這樣的環境認識同樣想創業的學生、並且與學生的身份重新嘗試創業。以歷史數據而言,每年幾乎有 15–20% 的學生畢業後就繼續做這些 projects 成為業界裡的創業者,也回過頭替紐約市區製造工作機會。

硬體不是只是輔助,資源的牽線才是重點

類似的企業與學校合作的研究所在美國這邊也越來越多。西雅圖的華盛頓大學與微軟合作的 Global Innovation Exchange 也是另一個很好的例子,去讓所謂的 side projects 成為高等教育的一環。

尤其台北跟紐約有一樣的動機,加上近年來也有一些大規模外商進駐,是很好的機會。我自己去年就在台北的微軟實習,最近也才剛看見 Google 要在新北市擴建的消息、Facebook 也剛進駐台北的新辦公室(蔡英文還剛去參訪了呢)。另外還有好幾間我個人非常欣賞的本土新創公司,包括 25sproutDcardPicCollageCodeMentorCakeResume 等等。

就像果殼先生提到的,我認為硬體設備反而不是那麼重要。就像 Cornell Tech 當初教室跟宿舍也都是跟其他單位租借的。重要的是那個軟實力與牽線的資源。以這個角度來說,台北市完全是有條件從教育的角度,做個重要資源的牽線人,讓學生有環境與舞台跟大小企業合作、創新,而切入強化對於創新創業這方面的教育。

除了老手對新手的經驗傳承之外,反向而言、對於產業裡的老手這也會是很棒的刺激與幫助。我也私下跟果殼聊過,他同樣認為就區塊鏈的生態而言,也是需要充滿想像力的新兵們加入的。

而對於學生而言,就算這些所謂的 side projects 失敗、或者最後沒有選擇繼續創業,畢業後以這些第一手的人脈與經歷,都還是加入了幾間很棒的跨國企業(以我們學校來說,今年在找實習的人大概有一半以上都去了 FLAG 這幾間矽谷巨頭)。

總結:創業並不適合所有學生,但每段旅程都有意義

比較 nerdy 一點的讀者,可能有發現我最一開始引用的「旅程先於終點」這句話很眼熟。這句話是從我最愛的小說,布蘭登・山德森的颶風典籍裡出來的。

生先於死,力先於弱,旅程先於終點。

除了我個人對於這本書的喜愛之外,我想特別引用這句話是因為我覺得學生創業、或說創業本身就也是這麼一回事吧。不論終點在哪,終點之前都會有屬於你的一段旅程。而不論是不是失敗,這段旅程都能夠帶給你生命中的成長養分,讓下一段旅程,不論是創業也好、工作也好,都多了一個可以成功的原因。

創業真的並不適合所有學生。

但是同時,如果你有這個理想、有個你覺得可以改變世界的點子,而且回答不出「如果不做這個,我還能做什麼其他更好的事情嗎?」,我是絕對支持你去嘗試、去做個 side project 看看的。畢竟,旅程先於終點。

最後我想說,這篇文純屬是我個人的想法。適不適合投資時間去做 project 還是取決於每個人不同的因素。如果你有想法,想要跟我討論,我也非常歡迎你來信 kh736@cornell.edu 與我討論。

本文轉載自作者 Medium,原文標題〈為什麼要做個 “Side Project”?談談學生創業與 Cornell Tech 的創新教育。

The post 我是個學生,我創業:談談「學生創業」與 創業校園Cornell Tech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是他先動手的!警察可以依法還手那些抗議者嗎?

$
0
0
  • 作者/嚴振邦

編按:從 2014 年的太陽花學運,到近日香港的反送中事件,在資訊發達且自由的社會裡,民眾得以自主發起各式訴願活動來表達心聲,而在情況越演越烈甚至影響到一般民生生活時,政府似乎無法再繼續沉默,並且有必要來回應民眾的疑慮,但是…當政府的政策與民意不符時,政府有權禁止這些反對者發聲嗎?更甚者,政府可以派出大批警力來「維持秩序」嗎?

是他先動手的!那些「動手」的人有沒有正當性?

  • 有人說,示威者先出手,「作賊喊抓賊」,甚至有警察因而受傷,警察還手絕對無可厚非,合情合理。
  • 也有人說,送中條例合理與否,人人可以有不同判斷,但先撇開這個不論,示威者非法佔路和衝擊,卻是鐵一般的事實,警察唯有以武力清場,合情合理。
  • 有人說,警察也是「餬口飯吃」,上司要求動用武力,前線警察也沒有選擇,跟隨命令,合情合理。

這裡有很多哲學思考的空間。先出手的,就一定不合理嗎?你還手就一定沒有問題嗎?很多人已經指出,就算可以還手,還手用的武力也應該是按比例的。我打了你一下,你總不能打我一百下吧?我用長傘打你,你總不能近距離用槍射頭吧?也有很多人指出,示威者某甲打過你,你卻把所有示威者﹙甚至包括站在老遠的人﹚也當成一樣,然後對其他所有示威者都用同等武力,總是不合理吧?

而哲學上更重要的是,示威者的衝擊和警察的打人,真的可以看成一樣的行為嗎?

先不論警察和示威者的裝備相差多遠,攻擊時的威力根本完全不對等,更重要的是,他們用上武力的原因一樣嗎?示威者想做的,是捍衛自己應該擁有和本身擁有的自由,他們才會想佔路和衝立法會。事實上他們的目的根本就不是要警察受傷。只不過因為警察阻止他們的自保,他們才要用上一定武力。

換個角度來看,那警方為何動用武力呢?他們用上武力是因為他們要維護法律、社會秩序,所以要出手打示威者。他們根本出於完全不同的原因而用上武力,我們可以不理會他們的動機,就簡單地說他們都是「打人」嗎?

當要守護和平的鴿子,做為政府執法的利器時,他們有權違反命令嗎?圖/pixabay

不自由毋寧死?能不能替自由「正當防衛」?

如果有人衝過來想傷害我,從而搶我的財產,於是兩個人互打起來,你會說「先不論搶人財產是對是錯」,大家都是動用武力嗎?不會吧。用武力來搶人東西是不對的,而用武力來保護自己的財產當然沒有問題啊。同樣道理,我們又怎能說「先不論送中條例是否合理,先出手打人就不是對」呢?如果這條例真的不合理地嚴重損害市民的個人自由,示威者因為要自保想衝進立法會,並因而用上了一定武力,會不會比警察基於要「維護法律和社會秩序」而用武力合理呢?

你想想,一個連個人基本自由都不能保障的國度、一個個人可以隨時要面對不公平審訊的地方,法律和社會秩序還有意義嗎?人類這樣的生活會幸福嗎?顯然並不。如果一套社會秩序並不能讓人有尊嚴地活,一套社會秩序會大大地侵害個人自由,一套社會秩序容許未經人民授權的政府肆意剝奪個人的權利,那麼社會秩序本身並沒有多大意義,我們更不應純粹為了秩序要保護這套秩序。秩序的價值在於保護人民,不應該為了保護秩序而傷害人民。

若然個人的基本自由和保障明顯更重要,那示威者就有一定理由用最低程度的武力去捍衛自己將要失去的自由和權利。而這武力的合理之處,更體現在示威者已用盡和平、非暴力、體制內外的所有方法,去捍衛自己的基本權利和自由。示威者並不是一開始就用上武力,而是在這自我保護的過程中慢慢升級,最後在無計可施而且後果十分嚴重的情況下才訴諸最低程度的武力。這樣的話,抗爭中用上的武力不一定不合理。

同一時間,如果示威者使用武力的理由夠強的話,警察只因要「維護法律和秩序」就用上武力還擊,就不一定是合理之事。而如果用上的武力是不合比例地大,那就更加不合理。

人之初性本善?或許每個人都有「平庸的邪惡」

這些問題,其實每一個有權力者都需要思考,而這包括了每一個前線警察。你拿著槍和棍,就代表著你拿着權力。沙特 (Jean-Paul Sartre) 說人理論上是絕對自由的,你總可以向任何東西說不,也可以向原本自己已下的決定說不﹙就正如每個警察總可以抗令、可以辭職一樣﹚。

當然人所處的環境、團體、制度都限制着我們的思考,使我不一定能完全行使這自由。但如鄂蘭 (Hannah Arendt) 所說,邪惡的事往往不是由大奸大惡的人做出來,而是由每一個平凡人所成就。世上的確可能有些大奸大邪之徒,但更多的惡卻因每一個你和我只跟隨制度和制度內的主流想法而出現。

鄂蘭厲害之處,在於她不僅指出很多惡事都不是由大奸大惡之人做出來,更重要的是,她分析平凡人做出惡事時的現象。她看到二戰大屠殺負責人艾希曼 (Adolf Eichmann) 接受審訊時,不僅展現出他某意義來說也是個平凡人,更重要的是,艾希曼同時展現出,他完全不明白這事情有多嚴重,也不明白為甚麼其他人不明白也不同情他曾做之事。這種與其他人溝通的隔閡,顯示艾希曼困於納粹黨的意識形態,而不能從根本之處反思整套意識形態,所以他不能明白其他人,也不能明白為甚麼在這意識形態以外的人不明白他。

電影「漢娜鄂蘭:真理無懼」裡提到「平庸的邪惡」,
那些奉公守法的人,可能也默默成為社會中幫助維持國家機器繼續運作的人。

 

所以這種惡,反映的就不只是人會對制度和權威盲目服從,而更是對所屬團體主流意識型態欠缺反思。很多時我們會看到一整個紀律團體完全不明白其他人為甚麼批評他們,不明白自己做的為甚麼是錯事。因為團體從來都易於生出一套意識形態,令人難以反省,而紀律團體重於紀律和齊一,要從根本之處反思整個團體的主流思識,有的空間只會更少。

我們要做的,是嘗試真正的獨立思考,嘗試離開自己所屬的位置、團體去思考,盡量避免惡的出現,盡量避免惡因我沒有從根本之處思考而出現。﹙當然,這提醒也同樣適用於持不同立場的你我他。﹚

惡法亦法?當法律與道德衝突時,要聽誰的?

說到這裡,容許我多提一個問題作結。支持警察動武者,大多會認為示威者一動用任何武力就是非法,而警察因為看到示威者違法動武而用上武力就是合法。但我不禁要反問,在一個不民主的政體內,法律規定警察作為唯一可以合法使用武力的團體﹙當然還有軍隊﹚,我們有道德理由要遵守嗎?

在民主政體內,一條法律,透過人民的同意而通過,我自然有遵守的理由。這可說是我們同意了的法律啊﹙或至少是透過我同意的機制來立的法律﹚。如果在非民主政體中,有些法律本身可以達至更高的道德價值,那麼我們可能也有遵守的需要。就如同我們在非民主政體中還是有道德理由遵守法律不去殺人。

但那賦予警察權力使用武力對付人民的法例,又是否能達至其他道德價值,使得我們有道德理由遵守?如果獨裁政權立了法,確立了只有警察才能使用武力,然後再用這法律中唯一容許使用武力的團體以武力來壓迫人民,達到政權想要獲得的政治利益,那我們還有道德理由要遵守這條法律嗎?這讓做的話,不就等同於認可政權以唯一合法的武力來欺壓人民?在政權用警察的武力來確立自己的管治地位和政治利益時,人民用一點武力自保,還是不可以嗎?

在這背景下,我們可以看得更清楚,在這不民主的地方,還說警察是「政治中立」,根本就只是空談。若然政權要立的法真的是危害市民的自由和基本權利,警察可以合法使用武力的權力,根本就是政權的最大武器,警察也成了政權最大的幫兇。

The post 是他先動手的!警察可以依法還手那些抗議者嗎?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民調結果一致,該懷疑抑或是才可信?計算此一「抽樣分佈」發生的機率

$
0
0

民進黨初選民調,其五個執行單位的結果一致且相近,是否值得懷疑?

今年度民進黨黨內總統初選民調結果。(點圖放大)

關於這個問題,民進黨的官方答覆是:「此次總統初選民調方式,各執行單位的成功樣本高達 3200 份以上(95%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正負1.7%),且為本黨民調中心抽樣提供給五家民調單位同時訪問,在相同的抽樣架構、相同的問卷題目、相同的訪問原則、相同的訪員訓練,相同的加權方式之下執行。有相近的民調結果才顯見此次總統初選民調的品質值得信賴,如果五家單位的民調結果差異過大,那才是值得擔憂的事。」

這個答覆令人滿意嗎?

民調得出接近的結果,究竟是否有「異常」?先從假設談起

同一個結果的解讀完全不同。圖/pixabay

五個單位關於蔡英文支持度的結果分別為:36.5721%、36.1190%、36.6532%、34.5323%、35.5072%,其平均數為 35.6768%。五單位的結果偏離平均數最大值為 1.1445%,這個值比 95% 信心水準下的抽樣誤差正負 1.7% 要小很多。

按照民進黨的說法,似乎各單位民調結果越相近,民調的品質越值得信賴,真的是這樣嗎?五個單位的結果距離其平均數不超過 1.1445% 的機率是多少?如果這個機率甚小,難道我們不應該擔憂?

要探討這個問題,必須要做一些假設,以下的假設其實不盡成立,但本文的目的並不在於檢定這些假設的真假,而是在於利用統計學「抽樣分佈」(sampling distribution)的概念來看在「正常」狀態下,五個重複樣本結果相近的程度是否有「異常」的跡象。做這些假設只是為了要提供一個「正常狀態」的框架而已。

假設一:各民調單位的樣本是同一母體的的隨機樣本,其樣本數同為 N=3200。

這個假設除了樣本數外,會有很多爭議。

第一、所謂母體是指甚麼?全體合格選民?當然不是。

民進黨所從以抽樣的母體其實有兩個:市話號碼和手機號碼。這是兩個不一樣的母體,而且不論分別開來或合併起來,都不能反映全體合格選民。

第二、各單位的樣本是市話加手機混合母體的隨機樣本嗎?當然不是。

根據民進黨的計算,市話被抽中的機率是 0.19%,手機被抽中的機率是 0.05%。既然市話跟手機被抽中的機率不一樣,各單位的混合樣本就不是混合母體的隨機樣本,更不是全體選民的隨機樣本。

如果民進黨能把市話樣本和手機樣本分別開來,則市話樣本可以說是市話母體的隨機樣本,手機樣本可以說是手機母體的隨機樣本。但因為民進黨只公布每單位市話和手機混合樣本的資料,這裡的假設只是純粹正常狀態的假設。

假設二:支持度的母體參數值(π)可以用各單位樣本支持度(P)的平均數來估計。

本來在同一母體重複抽取足夠多的隨機樣本時,樣本的平均支持度會是母體真正支持度的不偏估計。但如果這些重複樣本不是隨機樣本,則這個假設不必然成立。另外,五個重複樣本並不能算「足夠多」,所以這個假設也只是純粹假設。

假設三、各樣本對人口變數的加權對結果的影響可以忽略。

這個假設通常是可以接受的,但因為民進黨未公布未加權的結果,加權究竟影響有多大也無從得知。

根據這些假設,得到此結果的機率是……?

根據假設一,應用中央極限定理(CLT)可以導出樣本支持度 P 的「抽樣分佈」是常態分佈:

P~N(π,π(1-π)/N)

其期望值π 是母體支持度,變異量是 π(1-π)/N。值得注意的是:變異量是 π(1-π) 的函數,因為 π 增加時 1-π 減少,π 減小時 1-π 增加,這個分佈的「胖」、「瘦」對 π 並不敏感。因為這樣,以下機率的計算與母體支持度大小的關係不大,關係較大的是五樣本支持度相近的程度。

我們先分析蔡英文支持度的相近程度,再用同樣的方法分析賴清德、韓國瑜、柯文哲的支持度。根據上面的假設,蔡英文母體支持度參數值估計為π=0.356768,由此求出的變異量是 0.0000717139,標準差是 0.008468。所以:

P~N(0.356768,0.008468^2)

也就是平均數為 0.356768,標準差為 0.008468 的常態分佈。這個常態分佈就是上面所說的「正常狀態」,當足夠多的機構「在相同的抽樣架構、相同的問卷題目、相同的訪問原則、相同的訪員訓練,相同的加權方式之下執行」執行民調時,其所得到的樣本支持度理論上應該遵行這個常態分佈。我們要算五個單位結果那麼相近的機率必須要在這個常態分佈之下來算。

在這樣的常態分佈之下,每一樣本支持度距離 35.6768% 不超過 1.1445%,也就是落在 (34.5323%,36.8213%) 區間內的機率是 0.823463,這就是下圖曲線下藍色區域的面積。


如果要算五個民調的支持度同時落在此區間內,則其機率是 0.823463^5≈0.38

這個機率是大是小呢?

一般所說的「信心區間」可以有兩個意義。 以支持度比例來說,教科書所說的信心區間是指樣本比例加減由樣本比例算出來的抽樣誤差估計值所得到的區間。但如果我們知道母體比例,則也可以把母體比例加減由母體比例算出來的抽樣誤差來建構信心區間。

這裡因為假設二,我們可以從第二種意義來看待「95%信心區間」:樣本支持度落在以母體支持度為中心的這個區間的機率為 0.95。如果我們有五個重複樣本,則這五個樣本的支持度全部落在「95%信心區間」之內的機率是 0.95^5≈0.77。

上面算出的 0.38 是在正常狀態之下,五個重複樣本支持度距離母體支持度不超過 1.1445% 的機率。

如果有天你因為摸彩而中獎,想必不會覺得有啥好奇怪的。圖/immigrationhadley

現在民進黨五個執行單位得到的蔡英文支持度均在此區間之內,因此有 0.38 機率發生的事件發生了,這樣奇怪嗎?如果摸彩中獎的機率約 0.40,而你中獎了,你會覺得有人作弊讓你中獎嗎?我想多數人不會覺得這樣中獎有什麼好奇怪的。

這機率可以看做是統計檢定的 p值,也就是數據與假設相諧的程度。0.38 比 0.77小,但它並未小到讓我們得出數據與假設不相諧的結論。

當然,就如統計檢定 p>0.05 並不代表虛無假設為真一樣,它也不足以讓我們做出假設一至三為真的結論。(請參考拙作〈看電影學統計:p值的陷阱〉)

究竟是差異大的民調能讓人放心,還是差異小的呢。圖/pexels

用同樣的方法分析各單位測得的賴清德、韓國瑜、柯文哲對比支持度,都可以得到類似的結果。五個重複樣本的支持度落在實際發生區間內的機率為:0.30(賴清德)、0.60(韓國瑜對比蔡柯)、0.58(韓國瑜對比賴柯)、0.49(柯文哲對比蔡韓)、0.40(柯文哲對比賴韓)。這些機率均未小到令人起疑的地步。

統計上,差異過大或差異過小都可能有問題

民進黨說「有相近的民調結果才顯見此次總統初選民調的品質值得信賴,如果五家單位的民調結果差異過大,那才是值得擔憂的事。」其實是不對的。差異過大固然值得擔憂,太過相近也是問題。

比如我們把五單位的蔡英文支持度偏離其平均數的最大值減半至 0.5723%,則母體支持度加減 0.5723%的區間便縮小為下圖藍色區域。單一樣本的支持度落在此區間內的機率大約是 0.5,五個樣本支持度全部落在此區間內的機率只有 0.5^5≈0.03。這樣小的機率只能讓我們得到數據與假設不相諧的結論。


民進黨應該解釋的是五單位民調的結果並沒有相近到不可思議的地步,而不是說相異過大才值得擔憂。民調太相近或太相異都是品質可能有問題的跡象。

後記

本文完成後,看到ptt上有高手(raiderho)更早就用模擬的方法得到五單位民調相近程度並非小機率事件的結論。該文雖然用的是模擬的方法,卻能以對比民調中四個比例(蔡/賴、韓、柯、未表態)的聯合常態分佈為基礎來計算機率,可以補本文只用邊際分佈計算機率之不足。

請參考:

本文轉載自作者部落格,原文標題:民進黨初選民調的「抽樣分佈」

The post 民調結果一致,該懷疑抑或是才可信?計算此一「抽樣分佈」發生的機率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既然實證方法有效,為什麼還要用哲學來研究心靈?——心理學和哲學的恩怨情仇﹙二﹚

$
0
0

作者/嚴振邦

blue hanging lights

人心難以研究:每個人眼中的世界都是繽紛獨特的。圖/Unsplash

上回講到,透過用實證方法建立具體的方法學,現代心理學慢慢離開了哲學的大家庭,而且在研究人類心靈方面還有長足進步。問題是,這樣下來,我們還需要靠哲學來研究人類的心靈嗎?既然實證方法這麼有效,我們研究心靈時,是否就不必再仰賴哲學了呢?

事實上,當代哲學還是有心靈哲學這門學科。我們現在想問的當然是:為甚麼還需要用哲學來研究心靈?

實證方法看的必定是公共世界

現代心理學既然用實證方法來研究,那麼我們必定也要看看實證方法的特點。實證方法講求的是經驗觀察,而且還是不同研究者都能共同做到的觀察。好比說,研究青蛙的生物學家,他們研究的當然是一些大家都共同觀察到的現象﹙例如:青蛙游泳的動作﹚,然後一起建立理論去解釋這個現象﹙比方說:為甚麼青蛙是這樣游而不是那樣游呢?﹚。

如果有個科學家,說他正在解釋一個跟青蛙有關的現象,而且只有他看得見,我們就會懷疑他究竟在研究些甚麼。而且若果只有他一個人能見到這種現象,其他科學家根本無法一同研究,科學也就無從談起。

所以,實證研究的研究目標,必然是公共的,也就是所有人都可觀察到的現象。心理學也一樣:心理學家做的,就是研究那些大家可以一同觀察到的心理現象,然後為此建立理論與提供解釋。

green frog

實證方法所要研究的主要對象,都是可被所有人具體看見的。圖/Unsplash

心靈私有的一面

但是,我們的日常經驗好像顯示,人類心靈似乎並非完全公共。有一部分好像是只有自己才能看到,根本沒有辦法讓大家一同觀察。

舉例來說,你現在試著幻想一下炸雞的味道。對,就是這個味道。又或者,你現在試著想想見到紅色東西的感覺。對,就是那個紅色的感覺。不知大家有沒有想過,會不會其實其他人吃炸雞時,嚐到的味道跟你不一樣?又或者,會不會其他人看到紅色的感覺,其實是我看到綠色的感覺?只是因為整個看顏色的色譜剛好倒轉過來,所以我們才沒有發現其實大家看到同一種顏色的感覺並不一樣?

以此類推,大家還有沒有想過,會不會其他人吃東西時,根本沒有你自己吃東西時感受到的「味道」?會不會其實其他人都像是機械人,只是用感光器感光,但沒有任何看到顏色的感覺?這很不可思議吧。不過仔細想想,我們又有甚麼證據,可以證明其他人有我們看到顏色時的感覺,又或者他們看到紅色的感覺跟我們的是一樣?

問題就在於,每個人就只能感受到自己看到顏色的感覺,卻不可能感受到別人的。所以我們似乎沒有直接的證據,去說別人看到紅色的感覺跟我是不是一樣的,或者其實有沒有所謂看到顏色的感覺。這些表面看來,似乎只有自己能感受到,但別人注定不能的部分,可稱為「心靈的私有領域」。

眼前的紅不是紅;你說的綠是什麼綠(?)圖/Unsplash

心靈哲學的研究

因為這些領域初步看來都是只有自己才能感受到,所以根本不能用實證方法來研究。不同的心理學家,都只能感受到自己的感覺,但不能共同觀察同一個感受。這樣就不能用實證方法來研究了。

而當代很多心靈哲學的研究,就是圍繞着這些看來只有自己才能感受到感覺。它們是怎麼來的?它們跟我們的大腦有甚麼關係?和物理世界又有甚麼關聯?它們是同一個東西嗎?還是一個是因,一個是果?抑或是一些更複雜的關係?因為實證心理學需要觀察一些公開、共同可觀察到的現象來研究,所以實證心理學根本研究不了上述問題。這就有需要哲學研究的地方了:究竟這些表面看來私有的東西,究竟是怎麼來的?

不過要留意的是,也不是說所有哲學理論都會認為這私有領域確實存在。有一些哲學理論認為根本沒有這些東西。同時,也不是說所有哲學理論都認為這個領域真的是屬於私有的,有些理論會認為這些領域其實也是公共的。不過不管他們的理由是甚麼,想要得到結論,只靠實證方法還是不夠。我們還是只能用哲學的方法,去論證為甚麼其實這些東西不存在,或者只是表面私有,但其實還是公共。所以,哲學在心靈問題上往往有存在的需要。

fried chicken on brown paper bag

炸雞本人也認為自己香香好吃嗎?圖/Unsplash

The post 既然實證方法有效,為什麼還要用哲學來研究心靈?——心理學和哲學的恩怨情仇﹙二﹚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美國FDA──難吃的罐頭│食安簡史8:這瓶紅水不補血?

$
0
0

食品安全近年引發許多焦慮,臺灣的食安政策究竟該如何制訂,才能讓大家吃得安心放心呢?本系列以歐盟、英國、美國、加拿大、中國等國為例,整理歸納系列文章,邀請大家破關點技,點好點滿成為食安鬥士。

美國食安界的福爾摩斯:哈維‧威利揭發造假蜂蜜事件

早在維多利亞女王的時代註1,英國已對摻假的黑心食品發動了一連串的戰爭。1855 年,民間的專業醫學雜誌-「柳葉刀 (The Lancet)」出版的衛生報告揭開了英國的黑心食品,英國政府進而頒布了「食品與藥品銷售法 (The Sales of Food and Drugs Act, SFDA)」,好讓政府依法管理、查緝國內的黑心食品1,2,3。然而此時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國,黑心食品仍充斥於市場之上,許多的有識之士開始針對市場上的摻假食品發動一連串的研究,而值得一提的是在 19 世紀末期,一位偏執的化學家-哈維·威利的故事3,4,5

英國的維多利亞時代,大約是 1830 至 1900 年,長期的和平帶來高速的發展。大家熟知的代表人物有夏洛克·福爾摩斯、開膛手傑克等。圖/IMDb

19 世紀的美國和英國很像,高速的經濟成長加上密集的城市人口,引起了大量的食品需求。然而當時的科學檢驗技術仍在啟蒙階段,加上食品摻假的成本極低,當時的藥用糖漿主成份是嗎啡、蜂蜜是用葡萄糖稀釋而成,而橄欖油事實上是廉價的棉籽油(台灣也發生過)。因此在 19 世紀,美國陸續爆發了餿水奶等醜聞案,虛假食品漸漸已無法被眾人忽視。

威利在年輕時曾參加美國南北戰爭,戰爭結束後他才開始進入大學就讀。1874 年在印第安納醫學院和哈佛大學取得學位的威利,在普渡大學的化學系開始任教4,5。然而因為威利曾嘲笑校方董事會、缺席晨禱、喜歡和學生打籃球,這些行為在當時許多人的眼中看來,威利完全不像個正統的教授。

1878年,威利前往德國聆聽了霍夫曼 (August Wilhelm von Hofmann) 和威特馬克 (Wittmack) 的化學、食品講座後,開始對葡萄糖、蜂蜜的造假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和英國醫學雜誌「柳葉刀」在 1855 年所出的公衛報告相似,威利也利用顯微鏡觀察蜂蜜和糖類結構後,在 1881 年發表了一篇描述市面上葡萄糖假冒高價蜂蜜的文章,並提出許多科學證據,證明了假冒商品對純正蜂蜜業造成的巨大損害。

許多養蜂人士因而轉向成了威利的熱情支持者,然而連威利本人也不知道,這些蜂蜜的研究,成了他進入政府,挑戰全國黑心食品的契機4。美國農業部的喬治·洛林 (Grorge Loring) 注意到了威利的蜂蜜研究。1883 年威利接受了美國政府的邀請,成為美國農業部的首席化學家,開始了他激烈的化學政治生涯4

哈維·威利(右三)於1883年接受擔任美國農業部首席化學家時和他的工作團隊一起拍照。圖/wikipedia

試毒小隊眉頭一皺,這批牛肉罐頭並不單純

19 世紀末期,中國的革命人士還在試圖推翻帝制註3,台灣也才剛開始日治時代。1898 年,中美洲的古巴領土上爆發了美國和西班牙之間的戰爭,西班牙的敗北讓歐洲的勢力退出美洲,更是美國即將主導美洲事務的前兆。

然而對化學家威利來說,重要的不是政治版圖的變化,而是在戰爭期間,美國士兵抱怨配給的牛肉罐頭充滿防腐劑的投訴。當時也親身參戰的老羅斯福總統註4據說也曾在目睹一名年輕人拋棄軍用罐頭後暴怒,盛怒之下決定親自嘗試軍用牛肉,是否正如那名士兵所說的難吃?

結果:「我發現根本無法……不僅味道難聞、筋多、而且肉質粗糙,就像是一堆纖維似的……」4。各種因素之下讓威利在 1902 年獲得國會支持,展開了用肉體向食品添加劑挑戰的「試毒小隊 (Poison Squad) ……

註解

  1. 英國的維多利亞時代 (Victorian era),時間大約是 1830 至 1900 年,長期的和平帶來高速的發展。此時的較為台灣人所知的人物為夏洛克·福爾摩斯、開膛手傑克等。
  2. 威利生於 1844 年,曾參與 1861-1865 南北戰爭,戰後才去取得學位。而當時中國所發爭的大事有:1839 第一次鴉片戰爭、1851-1864 太平天國之亂、1856-1860 第二次鴉片戰爭、咸豐帝駕崩,年僅五歲的同治帝上任, 1861 開啟慈禧太后掌權中國的年代。
  3. 自興中會成立到中華民國成立,時間為 1894-1911 年,而此時的台灣,也因為清朝在甲午戰爭的戰敗,於 1895 年割讓給日本,開啟了 1895-1945 年的台灣日治時代。
  4. 狄奧多·羅斯福 (Theodore Roosevelt),中文世界裡俗稱老羅斯福總統。在 42 歲即擔任美國總統(任期:1901-1909 年),是歷史上最年輕的美國總統。期間以強勢的外交和軍事風格,主導了美洲的事務,決定了往後美國在美洲的領導地位。準確的外交眼光和強悍的軍事作風,讓美國從巴拿馬手中取得了運河的主權,同時為了維持遠東地區的平衡,他派遣美國軍艦環繞全球展現軍事威力;並歸還清朝部份的庚子賠款,成了國立清華大學的建校基金。終其一生活力充沛,卸任後甚至去非洲、南美洲探險並採集生物。

下一篇請見:美國FDA──甜甜的毒藥│食安簡史9:這瓶藍水不補魔?

參考資料

  1. Hassall, Arthur Hill (1855) Food and its adulterations; comprising the reports of the Analytical sanitary commission of “The Lancet" for the years 1851 to 1854, London: Longman
  2. Milo R. Maltbie (1898) The English Local Government Board,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13, 232-258
  3. 魏秀春 (2011) 英国食品安全立法研究述评, 井冈山大学学报, 32, 122-130
  4. Bee Wilson (2012) 美味詐欺:黑心食品三百年。八旗文化,中華民國
  5. Harvey W. Wiley.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The post 美國FDA──難吃的罐頭│食安簡史8:這瓶紅水不補血?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美國FDA──甜甜的毒藥│食安簡史9:這瓶藍水不補魔?

$
0
0

食品安全近年引發許多焦慮,臺灣的食安政策究竟該如何制訂,才能讓大家吃得安心放心呢?本系列以歐盟、英國、美國、加拿大、中國等國為例,整理歸納系列文章,邀請大家破關點技,點好點滿成為食安鬥士。

暢銷小說+偏執科學家,改變了美國食安

哈維·威利在1902年獲得資助後,召集十來位年輕人成立了媒體所稱的「試毒小隊 (Poison Squad),開始對他們做起防腐劑的人體試驗。這些年輕人每天都得吃著一定分量的硼酸、苯甲酸等防腐劑,還得要每日量測體重、心跳等生理數值,儘管實驗過程並不嚴謹,但媒體的推波助瀾、以及民間組織的支持,讓威利和試毒小隊成了家喻戶曉的人物。

科學檢驗食品摻假開始曝光,研究報告也逐漸厚實,在累積了相當的民意和研究後,威利向眾議院、參議院進行修法的遊說1, 2。然而,如同我國的修法歷程一般,在累積了大量的辯論和研究資料後,仍需一項驚動全國的社會案件才能撼動國會,進成而成為改革的契機。1906 年,這個改革的契機終於在發生了,一本宣揚社會主義的寫實小說-屠場 (The Jungle)。

小說作家厄普頓·辛克萊 (Upton Sinclair Jr.) 是名社會共產主義信仰者,他曾親自在芝加哥的香腸工廠裡工作,親眼目睹劣質的肉品製造過程,辛克萊以親身經歷為基礎,撰寫了一名中下階層小人物美國夢破滅的小說,書末並陳述了辛克萊的看法,他認為只有將資本主義轉為社會主義才能改善這種現象。

「遺留在工廠地板上的肉渣被剷起來,製成一罐罐的肉品罐頭;腐爛的殘渣被混入絞肉中,成了餐桌上的香腸……」。

儘管辛克萊想觸動美國讀者的心,但他生動地敘述惡臭肉品工廠的文句,卻觸動了廣大讀者的胃,更引起了愛吃牛肉的老羅斯福總統的注意註1挾著眾多報告的證據和民意,兩院通過美國首部食安法,老羅斯福終於在 1906 年 6 月 30 日簽署了「純淨食品與藥品法 (The Pure Food and Drugs Act)」以打擊摻假食品,而威利在現今的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網頁裡也被尊稱為「純淨食品與藥品法之父」2

一本暢銷小說、一個偏執又長期耕耘的化學政治家,再加上愛吃牛肉的羅斯福總統,共同讓美國的食安管理轉型進入了科學管理的年代註2

辛克萊的社會主義之夢終究沒有在美國實現,而威利由於樹敵甚多,在 1912 年離開公職,轉向民間繼續打擊黑心食品。然而美國下一個食安管理的關鍵法案,則等到下一位羅斯福總統任內,一起大規模的兒童毒死案件才有了改革的契機。

左:為了紀念哈維·威利讓國會通過「純淨食品與藥品法」的漫畫,繪製年代不詳;右:1956年,美國為了紀念哈維·威利的貢獻,所販售的紀念郵票。圖/wikimedia

第二場食品風波:有毒的兒童用藥

1930 年威利離世,結束了他對於虛假食品長達 50 餘年的戰鬥,美國人為了紀念他的貢獻,以慎重的儀式將他葬在阿靈頓國家公墓 (Arlington National Cemetery)。而威利所留下的農業部化學物質局歷經風雨,在同年改制為食品藥物管理局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 也就是我們今日熟知的FDA3。然而在「純淨食品與藥品法」通過後,仍有許多食品、藥品標示不實的問題,甚至於在 1912 年發生嬰兒用的糖漿裡,成分未標示但卻含有危險的嗎啡,導致許多嬰兒死亡的案件發生。

標示不實案件持續地發生,一直到了三0年代的 1933 年,小羅斯福總統 (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 上任後,也是化學物質局改制為 FDA 第三年,FDA 推出「純淨食品與藥品法」的修訂版,新一代的食安法就此展開了漫長的立法戰鬥。

食品藥物管理局成立才不到三年,就在小羅斯福總統任內又爆發了食安問題。圖/wikipedia

在歐洲即將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的 1937 年,美國 Massengill 公司生產的感冒糖漿,為了增加藥物溶解度和吸引小孩服用,添加了原用於引擎工業抗凍劑的二甘醇(二甘醇嘗起來有甜味,可吸引孩童服用,同時二甘醇可幫助疏水性藥物溶解於水中),但不幸的是,二甘醇對人的肝腎有毒性,在政府驚覺事態嚴重時,已有 107 名兒童因為感冒糖漿而死亡

此次重大死亡事件讓國會迅速地通過改革法案:聯邦食品、藥品和化妝品法案 (Federal Food, Drug, and Cosmetic Act),終於在 1938 年通過4,註2。隨後數十年間,陸續地有子法推出,而這部二戰前的法律,也是美國食安管理的法制基石,一直到了 2009 年初,有群美國人因為吃了花生醬而死掉的事件爆發為止。

註解

  1. 後來此小說傳至英國,由英國泰晤士報 (The Times) 進行專題報導後,引發了英國民眾的憤怒,更挑起了英美兩國之間的貿易爭論。
  2. 該法案簽署的 1906 年,中國仍是清朝時代。五年後的 1911 年,武昌起義發動,清朝結束。而台灣仍處於日治時代的初期,武裝抗日紛起的現象持續到 1915 年左右才結束。
  3. 美國通過《聯邦食品、藥品和化妝品法案》的 1938 年,歐洲和亞洲正陷入戰火之中。中國陷入和日本抗戰的泥沼,雙方互有勝負。該年中國雖有台兒莊大捷等勝仗,但仍持續的敗退,失地更一路擴大到武漢一帶。而歐洲也不平靜,該年納粹德國利用英、法的姑息主義,併吞了奧地利和捷克,軍事實力大增,埋下了隔年入侵波蘭開啟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種子。

下一篇請見:美國食品安全現代化法案│食安簡史10:二轉培訓中心

參考資料

  1. Bee Wilson (2012) 美味詐欺:黑心食品三百年。八旗文化,中華民國
  2. Harvey W. Wiley.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3. Significant Dates in U.S. Food and Drug Law History.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4. 1937年磺胺酏剂(含二甘醇)事件及其重演。药源性疾病信息网

The post 美國FDA──甜甜的毒藥│食安簡史9:這瓶藍水不補魔?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108新課綱上線啦——這對生物科教學會造成怎樣的衝擊呢?

$
0
0

文/蔡任圃│北一女中生物科

編按:透過教育,能帶領我們更快的認識世界。但在求學時期,卻是讓好多壓力推拉著我們前進。於是周遭的風景模糊,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直到徬徨地到站,還有些人不知自己身在哪裡、該往哪去。這真的是我們希望的教育嗎?
在108新課綱上線之際,本次《科學教育科科科》專題特別邀請著有《生物學學理解碼》蔡任圃老師撰寫他在生物科教學現場的第一線觀察。核心素養導向的課綱、新增的【探究與實作】課程,到底對於教師以及課室會有怎樣的影響呢?

在今年(108 學年)要登場的新課綱(正式名稱為十二年國教課綱),強調素養導向的教學與自學能力的培養等。在生物科的教學現場,有什麼重要的變動呢?

圖 / pxhere

先不論理想上的教學理念、願景。最直接、現實的變動,就是必修學分大幅縮水,從原來基礎生物 6 學分變成 3 學分,這是最大的衝擊;且 3 個必修學分中,其中一個學分為【探究與實作】課程。

因應基礎生物學分數減少,自然科學領域課程綱要(簡稱自然科領綱)中的基礎生物內容,將原有內容中較為具體、易理解之內容,移至國中課程中;而內容中較難、較抽象之內容移至選修生物或是大學階段。於是基礎生物便只剩下「細胞的構造與功能」、「生殖與遺傳」與「演化與多樣的生物」三章,但以這三章的內容,要在兩學分上完,時數仍是緊迫。

【探究與實作】——跨領域統整的挑戰

以課程內容而言,過去生物科教材與教學較著重在知識內容的傳遞,新課綱以素養導向之目標,希望強調科學家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思維與方法,因而較強調科學史的應用、議題討論與學生透過操作、討論等探究以及自學的過程,具備科學素養。

另含1學分的【探究與實作】學分,屬於自然領域的共同課程,以科學探究的精神,培養學生蒐集資料、解決問題和動手操作等能力。綜上所述,生物科課程內容最大的變動,在於著重科學概念的「發展脈絡」,「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並能「實際應用」所學知識,而避免記憶背誦與知識推疊。

108 課綱新增的「探究與實作」學分,對現行教學方式來說是重大挑戰。圖 / pixabay

此外,【探究與實作】學分本身就是一個劇烈的變動,該課程期望能以跨科概念為出發,透過探究歷程,使學生從做中學、利用所學的知識與技能,實際應用、解決問題。對第一線老師最大的挑戰,在於跨科課程模組不易開發,也不易執行。絕大多數的老師沒有開發跨科課程的訓練與經驗。

以上有關新課綱中生物課程的變動,是第一線老師看到自然科領綱後,馬上就能感覺到的變化。以下我想提出生物科教學在新課綱推動後,將會面對的一些較為深層的限制或威脅。

新課綱帶來的衝擊

新課綱強調要以科學發展的脈絡為主軸,要瞭解知識與理論是怎麼產生的,而避免只吸收過於零碎的知識。許多教科書編著者會認為就是要強調科學史,但事實上,列出科學家的姓名與發表重要文獻的年代,雖然交代了歷史事件的時序,但對勾勒科學概念的發展脈絡毫無助益。

教科書的編著者與教師,必須真的熟習生物學中各個重要的科學概念是如何產生、變動、轉化的,不然將科學史事件依時間排序,仍是背誦式的零碎知識。

科學發展的過程經常是多種假說並行,過去的課本卻只重視最終結果。圖 / pixabay

科學發展的脈絡一直是國內外教科書最缺乏的內容,因為礙於篇幅限制,且學習者只想知道最後的結論而不關心理論發展的過程。在科學概念發展過程中,被證實是錯誤的理論一直被認為是沒有用的,所以教材的編寫不重視曾經出現過的其他錯誤理論,加上考試制度追求標準答案,不是正確的答案無法幫助考試得高分。因此,教科書中常會以某科學家的經典研究,作為描述某科學概念建立的方式。但事實上,科學的發展常是網狀脈絡,有多種假說並行。且科學概念發展常常是聚眾人之力,逐漸演變的。這也難怪馬克斯·德爾布呂克(Max Delbrück)曾說: 「大部分教科書交代科學發展史的方式都百分之百的愚蠢」

(德爾布呂克為1969年諾貝爾生醫獎得主之一,文句引用自: 陳文盛,2017。孟德爾之夢:基因的百年歷史。遠流。)

目前執教生物學的生物教師,是經由傳統教育方式,閱讀傳統教科書所培訓出來的,所以一夕間要老師們接受與進行素養導向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能經歷科學探究過程,並能掌握科學發展的脈絡,是有極大困難的。換句話說,要老師教學生有自學的能力,老師自己要先具備自學的能力。

以下舉幾個例子,說明教科書或教師備課內容,在「生物學素養」、「科學發展的脈絡」與「跨科連結」上的不足之處,這些不足之處可以凸顯在推動新課綱的理念上,將有哪些阻礙。

生物學素養不足,學理基礎不紮實

為何學生甚至老師會覺得所學的生物學知識是片段的、無用的,常常是因為知道的知識太少了,所以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自然無法作概念延伸、推展應用。

新課綱的生物必修學分大幅減少,教師需要準備的教材範圍與深度更加縮減,會使這個現象愈加惡劣。舉幾個高中生物學教材中沒有說明清楚的問題為例:

(一)植物光系統之反應中心為何稱為 P680 與 P700?

植物光系統的反應中心稱為 p680 與 p700,p 代表色素(pigment),680 與 700 代表兩者的吸光峰值各為 680 與 700 奈米(屬紅光範圍)。但查看反應中心的吸收光譜,常可發現光系統的最高吸收峰落在藍光區域,為何仍用紅光範圍的波長命名?

圖 / Caleb Kwok @ pexel

(二)為何固氮菌好氧又怕氧?

參與氮循環的微生物中,包含具有固氮能力的固氮菌,其固氮酶易受氧被壞,但固氮菌常為好氧菌,一群需要氧氣進行代謝的微生物,為何存在著需避免被氧破壞的酵素,這樣的矛盾是如何產生的?

對科學發展脈絡的著墨與認識甚少

國內生物學科學史的相關資料很少也參差不齊,許多國內外教科書對科學史的描述既主觀又偏頗。若教師教學用的教材本身,就已不符合科學概念的發展脈絡,甚至是錯誤的,易給學生錯誤觀念。

舉幾個科學史交代不清或有錯誤的例子:

(一)孟德爾的貢獻為何?為何孟德爾的論文沒有隨即影響科學界?

教科書對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的許多描述,並非孟德爾當年的實驗設計,例如孟德爾並沒有進行試交,也沒有提出9:3:3:1的比例。更有甚者,教科書內所謂的〈孟德爾的遺傳法則〉,可能不是孟德爾所提出。教科書中的描述,那些與孟德爾無關?哪些為錯誤或容易誤導師生的內容?為何有學者認為孟德爾的貢獻在於數學模式的發現,而非遺傳模式的建構?

(編按:如果有看泛科學就可以略懂略懂喔ㄎㄎ)

(二)魏修所謂之「細胞源自於原來的細胞」一句,有何生物學上的意義?

魏修提出「細胞源自於原來的細胞」,補充了細胞學說的內容,是生物教科書上介紹細胞學研究的重要一環,這句話有何意義?魏修是基於什麼觀察與結論,才提出此理論?為何魏修被譽為細胞病理學之父?

跨科知識不足,無法完整解釋生物學現象

許多生物學現象,是由物理或化學法則在主導,所以要完善地說明解釋,必須由物理或化學的性質為基礎來說明。但許多生物老師在大學畢業後,對於數學、物理與化學等科目的知識逐漸生疏,在面對生物學的疑難雜症時,只由生物學的角度去詮釋,限制了理解生命現象的完整性。

在此舉幾個需用物理或化學法則來解釋的生物學現象例子:

(一)為何以氧分壓代表血液中的溶氧濃度?

呼吸生理的課程中,有一著名的氧合血紅素解離曲線,該圖橫座標以氧分壓代表血漿中氧量,而縱座標代表氧與血紅素結合的飽和百分比;在描述肺泡與組織時,亦以氧分壓與二氧化碳分壓代表該血漿或組織液中的氣體含量。為何在呼吸生理學的領域中,常以分壓代表氣體溶於液體的濃度?這個問題必須用到高中化學課所學的亨利定律。

許多生物學現象是由物理或化學法則在主導,例如我們會用分壓代表血液中的氣體含量。圖 / qimono@Pixabay

(二)入球小動脈的內徑大於出球小動脈,為何會使得腎絲球的血壓較高?

教科書描述:入球小動脈的內徑小於出球小動脈,可增加絲球體的血壓。這是為什麼呢?生物老師常用多線道的馬路縮減成少線道,造成塞車為例說明,但這樣的解釋並沒有解釋壓力為什麼會改變。其學理機制為何呢?這個問題必須用到物理學的流體力學。

筆者於幾年前注意到高中生物的教學現場存在著以上的問題,就希望能從自己開始做起,再幫助其他老師,逐漸增加生物教師的專業。我自2014年發起了【生物學學理解碼運動】,以教師研習的方式推廣,今年初出了一本書 《生物學學理解碼:從研究史、生態、生理到分子生物,完整剖析39個高中生物學疑難案例》,自108學年度起也開始在校內開課,帶領學生在生物學領域中好好地作學問。若對上述的問題或對其他生物學疑難雜症有興趣,歡迎參加我舉辦的生物學學理解碼研習(怎麼變成業配文了)。

給學生的建議:如果你在學習生物學的過程中,遇到疑難雜症,可以先查資料並和老師討論,查資料時建議用英文的關鍵字,且最好以專業網頁或專書、甚至期刊作為查閱對象,最好多找不同來源的資料相互比對。若你覺得你所提的問題很有趣也很重要,歡迎提供給筆者,我正在收集生物學的疑難雜症主題,希望能妥善解碼,成為生物學教育的資源之一。

The post 108新課綱上線啦——這對生物科教學會造成怎樣的衝擊呢?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美國食品安全現代化法案│食安簡史10:二轉培訓中心

$
0
0

食品安全近年引發許多焦慮,臺灣的食安政策究竟該如何制訂,才能讓大家吃得安心放心呢?本系列以歐盟、英國、美國、加拿大、中國等國為例,整理歸納系列文章,邀請大家破關點技,點好點滿成為食安鬥士。

2011年,美國國會通過《美國食品安全現代化法案》,是 1938 年《聯邦食品、藥品和化妝品法案》後,至今七十幾年最大的改革立法。

致命花生醬,美國再度重視食安問題

2009 年年初,正當美國首位非裔總統歐巴馬開始新任期之時,美國爆發大規模李斯特菌 (Listeria monocytogenes) 汙染的花生醬食物中毒事件,全美七百多人中毒,九人死亡1-3,美國國內檢討食安法律的聲浪再次掀起熱議。

在2011年,美國又發生了哈密瓜上帶有李斯特菌,導致大規模的食物中毒案件,最終造成科羅拉多州30人死亡,上圖為李斯特菌生活週期。圖/wikimedia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中心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的研究,每年約有將近 5 千萬名美國人食物中毒,超過十萬人必需要住院,而且大約有 3 千人會因此而死亡3,4,而在歐美國家的社會裡,特別注重致病,甚至致死的食源性疾病和微生物,而對於食品參假等詐欺案件較不重視,此點彰顯了歐美政府的風險管理態度,以會造成人民立即死傷的高風險危害(食源性疾病)為主要管制標的,集中政府資源、最大效益地確保國民健康。

而美國對食品的進出口量逐年攀升,且中國三聚氰胺毒奶粉等國際食安事件凸顯了跨國食品鏈的複雜度,顯示查驗食品廠的制度急待改變。因此美國政界以此為契機,在 2011 年通過了《美國食品安全現代化法案》(Food Safety Modernization Act, FSMA),繼 1938 年《聯邦食品、藥品和化妝品法案》後,美國七十幾年來最大的食安改革立法。

美國食品安全現代化法案:法案精神

以下為美國食品安全現代化法案主要的精神3,5,6

  • 建立全面預防:FDA 將要求所有提供人類和動物食物的企業進行登記,並必須以科學風險評估為基礎,在生產商品的每個環節上提出預防的計畫和措施。
  • 提高查驗頻率:FDA 要求所有食品企業每兩年都要重新登記一次。同時國內、外的食品生產、加工商都要接受不定期的抽查,且抽查的商家數量將逐年增加。
  • 強調企業責任:FDA 有權要求進口商必須事先獲得進口認證,以確保食品符合美國規範。同時建立第三方認證機構和快速通關機制,提高配合廠商之商業誘因。
  • 擴張政府權力:除上述之權力外,FDA 也首次獲得食品召回的權力。只要 FDA 合理懷疑食品有危害美國民眾的可能,就可以施行召回的權力。
  • 保障舉報制度:FDA 和美國勞動部合作,確保舉報的員工不會被公司在事後歧視、懲處等不利的行為,若有秋後算帳的情形發生,公司不但要立刻恢復員工原本的權益,還得要給予補償性賠償。並且更重要的是,秋後算帳的舉證責任倒置,將有利於員工,雇主必須要自行舉證沒有報復舉報員工

美國食品安全現代化法案:配套執行細則

為了使美國《食品安全現代化法案》完備,在執行面上有七大執行細則陸續地公布7-13

  • 人類食品的預防控制原則 (Preventive Controls for Human Food Final Rule):在處理人類食品的企業裡,企業需要在處理食物的流程中針對已知、可預期的生物、化學、物理性危害進行分析,並提出預防性控制的方法、監督和驗證計劃等。同時生產操作和員工訓練都需要遵照《現行良好制造規範》。
  • 動物飼料的預防控制原則 (Preventive Controls for Food for Animals Final Rule):原則上和《人類食品的預防控制原則》相同,並且需要附上產品的召回計劃
  • 農產品安全與環境影響規範 (Produce Safety Final Rule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 Statement):本規範是針對生產食品的農場或產地環境進行規範,如:農場用水、土壤改良劑(推肥等)、野生動物、員工和機械等。
  • 人類食品和動物飼料運輸衛生原則 (Sanitary Transportation of Human and Animal Food Final Rule):本原則在防止在運輸過程中,可能會產生食品危害的行為,如:未能妥善冷藏食品,兩次裝運之間未充分清洗車輛,及未能妥善保護食品等。本原則將要求車輛和運輸設備、運輸作業、人員培訓和記錄皆能符合良好的衛生規範等。
  • 食品避免摻假原則 (Mitigation Strategies to Protect Food Against Intentional Adultertion Final Rule):本原則為檢視食品鏈上每一個環節的弱點,並制定監督改善計劃。本原則類似危害分析重要管制點 (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s, HACCP) 的概念,但為更強化。
  • 外國供應商驗證計畫(Foreign Supplier Verification Programs (FSVP) Final Rule):本原則為要求進口食品至美國的供應商,能完全符合美國的衛生規範,如:確保食品標籤完全正確、就潛在危害物質進行分析並制定防治計畫等。
  • 第三方認證組織計畫 (Accredited Third-Party Certification Final Rule):本計畫為鼓勵第三方組織能協助 FDA 替外國的食品商考核、頒佈認證。該證書為證明食品商符合美國 FSVP 計畫,利用此方式獲得認證,可獲得商品的快速通關權利,以提高商家的商業誘因,同時也能夠降低 FDA 查核的成本與障礙(就現實面來說,即便是財力驚人的美國,也無力獨自針對所有進口商進行綿密的審查,因此以第三方組織的方式降低官方的壓力,同時提供快速通關等商業誘因,鼓勵食品廠和第三方認證組織的良性互動。)。

美國《食品安全現代化法案》於 2011 年公告後,持續地和國內外的業者、民眾溝通,陸續地修改、調整並公布上述的七項執行細則。除了持續在網路和大眾溝通,以及藉由各種公聽會和業者交換意見外,食品企業也透過食品雜貨製造商協會 (Grocery Manufacturing Association, GMA) 在草擬法規時向政府單位反映業者意見。而 GMA 也扮演教育者的角色,協助食品業者遵循未來的規範14

歐巴馬簽署《美國食品安全現代化法案》。圖/wikipedia

美國《食品安全現代化法案》和相關執行細則將分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制定相關政策、法規等;第二階段為制定細部實施計畫,規劃策略與協助企業等;第三階段為正式實施、監控、評估等。

目前美國政府的進度為第一和第二階段之間的過渡期,其工作重點是讓企業與利害關係人參與法規草案研議、利用各種方式讓公眾瞭解利害關係人的關切問題、藉由教育訓練讓企業加速了解法規、提高企業遵循之誘因等。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在推行如此龐大、重要的計劃時,法規制定的過程中仍持續地與利害關係人溝通對話,同時宣導法規精神,列舉未來政府和企業可能面臨之問題且共同尋求解決方案15。這種願意與民對話、公民參與,同時公佈政策的行程的風格深植於公務體系的精神,是非常值得台灣陳舊的官僚系統所學習的。

下一篇請見:美國政府的食安管理體制│食安簡史11:二轉培訓中心

參考資料

  1. 染菌食物照樣賣 美花生老闆遭判28年創首例。地球圖籍隊
  2. 花生醬污染害死9人 黑心食品老闆重判28年。蘋果日報
  3. 周超 (2012) 美国食品安全现代法案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启示。湖南社会科学
  4. 林勤富 (2015) 美國食品安全現代化法進口食品管制度設計研究。國立清華大學法律研究所
  5. FDA Food Safety Modernization Act (FSMA).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6. 李婷、刘武兵 (2014) 美国食品安全管理做法及启示。世界农业
  7. FSMA Final Rule for Mitigation Strategies to Protect Food Against Intentional Adulteration.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8. FSMA Final Rule on Sanitary Transportation of Human and Animal Food.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9. FSMA Final Rule on Produce Safety.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10. FSMA Final Rule on Foreign Supplier Verification Programs (FSVP) for Importers of Food for Humans and Animals.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11. FSMA Final Rule on Accredited Third-Party Certification.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12. FSMA Final Rule for Preventive Controls for Human Food.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13. FSMA Final Rule for Preventive Controls for Animal Food.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14. 美國食品安全現代化法案 控管業者保食安。食力
  15. 廖鴻仁 (2015) 美國食品安全現代化法執行法規推動現況。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The post 美國食品安全現代化法案│食安簡史10:二轉培訓中心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獅子在非洲,老虎在亞洲?那些生活在亞洲的獅子們

$
0
0

文/大貓讚

「獅子在非洲,老虎在亞洲」,嗯嗯我災我災~這是常識嘛~大家都知道啊~

但其實,亞洲也是有獅子的!獅子僅存有兩個亞種──非洲獅亞洲獅。非洲獅在非洲,而亞洲獅則生活在印度的吉爾保護區

亞洲獅:我們還沒死光啊!

過去亞洲獅的足跡曾經踏遍土耳其、阿拉伯半島、巴基斯坦到印度,但後來因為過度捕獵與棲息地嚴重被破壞,最後僅剩下一小群生活在吉爾森林。19 世紀初,族群數目曾經不到 50 隻,被認為即將滅絕;但是在吉爾森林被劃為保護區,並且經過 50 年許多保育工作的努力後,如今已經增加超過 500 隻。1, 10

而孟加拉虎 註1 和亞洲獅同樣身處在印度,其數量超過目前所有野生老虎總數的一半,在許多保護區內生活著。老虎「通常」是獨居的動物,除了跟異性交配或者媽媽要帶小孩,不然很少與同類往來。喜歡在夜晚活動,白天會待在樹下休息,或是在河裡泡澡;牠們需要廣大的領土,討厭被打擾註2

獅子是群居動物,可以合作捕獵比較大型的獵物,同時也需要廣大的領土餵飽多張嘴巴。比較不在乎隱私的問題(獅子:道路的功能就是開闢來讓躺著睡覺的不是嗎?)。牠們白天乘涼,夜晚活動。7

印度的亞洲獅與孟加拉虎保護區的位置。獅子保護區用紅點標示,老虎保護區用橘色腳印標示,森林範圍用綠色標示。7, 19 modified by Big Cat Zan.

照這張分布圖看來,獅子跟老虎都待在森林裡,又被人類的住宅區隔開,而且保護區內有豐富的植物跟獵物,生活很舒適,應該不需要出去吧?同處在印度的牠們有相遇的可能嗎?

其實很常流浪的獅子老虎

當公獅和公母老虎長大後,就必須離開家裡。還有許多因素也會讓牠們離開原有的家,像是母獅姊妹不和、或因為公獅被竄位而帶著小孩逃亡的母獅;老爸一直不下台,女兒只好出外找老公;公獅搶人地盤,但是對小蘿莉沒性趣,而將小蘿莉流放等等。11

以吉爾保護區來說,亞成年公獅平均需要走 26km才能找到自己的地盤。而吉爾保護區東西長 70km、南北寬 20km。獅子會跑到保護區外面實在是很符合邏輯的事情!12

亞洲獅在吉爾保護區以及其他地區的數量。By Big Cat Zan.

另外,也有許多紀錄顯示,老虎能夠搬家到很遠的地方。最近的例子是,一頭公老虎花了兩年的時間從自己的保護區走到吉爾保護區的古吉拉特邦。這個過程牠勢必橫越了許多人類的住宅區,所以房子是擋不了牠們的!20

公老虎離開保護區,移動了300km,穿越許多人類住宅與農田。By Big Cat Zan.

剛開始老虎保育員很是興奮,並且打算安排一條「老虎廊道」讓其他母老虎過去陪牠,希望最後可以發展成小小的族群;可是這頭公老虎因為一直餓肚子,最後就 GG 惹~QQ。要是再堅持一下,還可以去亞洲獅的家按門鈴耶!

吉爾保護區能提供的資源快要飽和了,加上跑到外面的獅子,滿常捕獵人類的牲畜,所以發生很多人貓衝突。因此有另一塊保護區開始在進行遷村與棲地重建,預計用做下一個亞洲獅保護區,但那個地點離旁邊的老虎保護區滿近的。12

預備中的Kuno保護區,過去也曾跟吉爾森林一同角逐過亞洲獅保護區的地位,目前尚在準備與評估中,但最後也可能會因為政治因素而不了了之?Modified by Big Cat Zan.

獅子跟老虎遇上了到底會不會打架?

獅子跟老虎的食物很類似,而且都不太能容忍同類跟自己的地盤重疊,如果牠們碰面的話,會不會打起來啊?打起來又會是誰輸誰贏?

不像非洲獅體型大又貓丁興旺註3;亞洲獅的獅群平均組成為成年公獅 1.4 隻(範圍1~3),成年母獅 1.3 隻(範圍1~4)17。亞洲獅的體型較小,獅群也比非洲獅來的小。但是亞洲獅可能對上的是體型較大卻獨來獨往的孟加拉虎啊,難道你沒聽過「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塔矢亮嗎?」(沒有)

孟加拉公虎和亞洲公獅的身長與體重。6, 13, 14 by Big Cat Zan.

或許就跟討論「獅子跟老虎打架誰會贏」的話題一樣,「獅子老虎會不會跟對方打架」很難有絕對的答案。註4

基本上大貓都會避免戰鬥,能把對方嚇跑是最好的。因為打架的結果通常會是兩敗俱傷;而大貓一旦受傷就會無法捕獵,最後只能餓肚子,然後就 GG惹。15

獅子老虎終有一天會相遇?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吉爾森林剛開始要規劃成為保護區的時候,曾被人家酸說「印度這麼擁擠,根本找不到獅子可以棲息的地點喇」,到現在族群數翻了 10 倍。野生老虎總數在 2010 年降到剩三千多隻,但是老虎的主要分布國家正一同努力著,要在 2022 年,也就是下個虎年來臨之前,讓老虎的數目加倍!2

可以預期的是,印度境內的獅子跟老虎的數量會繼續增加,所以未來牠倆碰面的機率不是零。

同時身為獅子和老虎的鄰居,花豹的體型因為沒有牠們龐大,食物可以有很多選擇,像是去捕獵獅子和老虎根本就吃不飽的小動物。18

但獅子跟老虎的體型很接近,如果想要和平共存,又可以吃飽的話,要嘛就是棲息地跟獵物資源夠豐富;或者分開主食,例如老虎主要吃野豬,獅子主要吃水鹿?不像老虎這個野豬控15,亞洲獅似乎會選擇數量較多的獵物,還會隨著季節或獵物數量改變口味10,所以這種模式也不是不可能?

(老虎:我的食物種類也是很多的好嗎!算惹,先不說這個了~你剛剛有沒有看到一頭豬跑過去?)

持續觀察下去,一定會有更多有趣的發現!

註解

  • 註1:以往老虎依地域與形態被分類為許多亞種,也就是我們所熟悉的孟加拉虎、西伯利亞虎等名稱,根據近代分子生物學與形態的綜合分析在 2017 年已重新將老虎劃分為 2 個亞種。即分佈在亞洲大陸的亞洲大陸虎 (Panthera tigris tigris),和位於蘇門答臘及其他島嶼的蘇門答臘虎 (Panthera tigris sondaica)9。但我們還是可以繼續使用孟加拉虎、西伯利亞虎等之類的說法來稱呼各地區的老虎。因為這能夠提供給我們一個大略的概念,像是這隻老虎住在哪裡、那邊的景觀長怎樣等資訊。由於濫捕濫殺和棲息地喪失,老虎數量急遽下降,已經喪失許多遺傳多樣性。
  • 註2:越來越多的觀察顯示,老虎的生活方式不單單只是以往認為的那般孤獨。每隻老虎都有獨特的個性跟喜好,也有老虎喜歡跟遊客說嗨,或者單親爸爸獨自扶養小孩的紀錄4, 5
  • 註3:非洲獅群平均組成:公獅 2 隻(範圍 1~9),母獅 4~6 隻(範圍 1~21)3
  • 註4:在 1920 年曾經有人將成對的公母亞洲獅野放到森林。第一批放出去之後就失蹤了;第二批的公獅被老虎殺死,而母獅逃亡;接連的三批獅子因為受到老虎的壓力,沒有進入森林,反而跑去村莊攻擊人類和牲畜,在被村民趕跑之後,逃到很遠的地方被獵人或老虎殺害14。假如今天由老虎走進獅群的地盤,故事可能就不同了?

參考資料

  1. A.P. Singh, 2017. The asiatic lion (panthera leo persica): 50 years journey for conservation of an endangeredCarnivore and its habitat in gir protected area, gujarat, india.
  2. Eric Wikramanayake 2011.
  3. Etotépé A. Sogbohossou , 2014. Social Structure of Lions (Panthera leo) Is Affected by Management in Pendjari Biosphere Reserve, Benin.
  4. Famous Tigers of Ranthambore – Tiger T25.
  5. Famous Tigers of Ranthambore – Tiger T24.
  6. IUCN-Bangladesh, 2000.
  7. IUCN Panthera leo.
  8. IUCN Panthera tigris.
  9. IUCN SSC, 2017. A revised taxonomy of the Felidae.
  10. IUCN SSC Cat Specialist Group.
  11. Kimberly L., 2009. Optimal group size, dispersal decisions and postdispersal
    relationships in female African lions.
  12. Meena Venkataraman, 2009.’Site’ing the right reasons: Critical evaluation of conservation planning forthe Asiatic lion.
  13. Mohammad, 2004.Ecology And Conservation Of The Bengal Tiger In The Sundarbans Mangrove Forest Of Bangladesh.
  14. Rajiv Saxena 1994. TRANSLOCATION OF LIONS:CONSIDERATION OF TIGER’S PRESENCE.
  15. Rohald Tilson, 2010. Tigers of the world.
  16. Sarah K. Haas, 2005. Panthera leo.
  17. Srivastav, A.2014. International Studbook Of Asiatic Lion (Panthera Leo Persica).
  18. Sugimoto, T., 2016. Winter food habits of sympatric carnivores, Amur tigers and Far Eastern leopards, in the Russian Far East.
  19. Wildlife Protection Society Of India (WPSI)
  20. V. MEENA, Wildlife Institute of India Dehra Dun 2008. Reproductive Strategy and Behaviour of Male Asiatic Lions DOCTOR OF PHILOSOPHY IN FORESTRY (Forest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更多有關大貓的故事,歡迎至大貓讚粉絲頁

小的讀過幾年書,塵世中一個迷途大貓迷。
讓我們一同被大貓淹沒吧!

The post 獅子在非洲,老虎在亞洲?那些生活在亞洲的獅子們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你的甜蜜,狗狗的毒藥:無糖口香糖的木糖醇為何會讓狗狗中毒?

$
0
0

駱駝表示牠很無辜/影片來源:Youtube

「Xylitol?曬駱駝~~~~全新的 Extra 含更多 Xylitol 木糖醇,能中和口中酸性,有益牙齒健康……」相信很多人是因為這些朗朗上口的廣告,才認識木糖醇這種蔗糖代替物吧。商人總是把它的形象跟健康清新的口氣以及美味、歡樂綁在一起。

那麼,好東西不藏私,這麼有益健康又好吃的零嘴,怎麼可以只有人類享用呢?當然也要分給我們最疼愛的狗寶貝呀,大家來嘗鮮嘛……。

然後,狗狗就死掉了。

ㄟㄟㄟㄟ等等?!發生什麼事了QQ這個結局的方向好像不太對啊?!故事,當然要從木糖醇開始談起。

木糖醇是什麼?

 

我們的糖份供應主要仰賴蔗糖/圖片來源:Wikipedia

木糖醇是一種蔗糖替代品,可以從玉米、覆盆子或是白樺樹中提取出來。早在幾個世紀以前,中國人還有美國原住民,就已經將木糖醇當作一般的調味料來使用了。在歐洲的發展相對比較晚,直到 1891 年,德國科學家埃米爾.赫曼.費雪 (Emil Herman Fischer) 才成功的從白樺樹中提取出木糖醇,可惜當時因為民生所需的糖類,多半仰賴蔗糖供應,而且木糖醇萃取技術也還不夠成熟,所以這件事很快就被大家忘了。

直到二戰開打,戰火波及到很多砂糖生產線,造成一時之間砂糖供應不敷民生所需,為了解決問題,科學家才再次想起了木糖醇,經過一番努力,終於想出了讓萃取技術更加穩定的方法,使木糖醇有機會量產。可惜隨著戰爭結束、蔗糖場運作恢復正常,大家又再次遺忘了木糖醇(邊緣人哭哭)。

題外話:不覺得白樺樹皮上有很多顆正在瞪人的眼睛嗎?/圖片來源:Unsplash

到了 1960 年代,木糖醇翻身的機會終於來了(灑花花***)!科學家發現,木糖醇除了跟砂糖一樣可以提供甜度,熱量卻只有砂糖的 60%,這可是許多糖尿病還有肥胖患者的福音啊!但考量到蔗糖生產的成本真的比較低,所以市面上販售的糖類,還是以砂糖為大宗。

但後來歐洲的學者注意到一件不可思議的事:那些在戰爭年代生長、吃木糖醇長大的小孩,牙齒好像整體來說比較健康?經過一番研究以後,芬蘭的團隊終於在 1970 年代發現,木糖醇會抑制口中細菌,讓它們難以黏附在牙齒上,還可刺激唾液分泌、維持口腔清潔,所以原來木糖醇除了甜甜好吃以外,還有抗菌作用啊!

assorted-color item lot

許多甜食都含有木糖醇,尤其是口香糖、泡泡糖還有薄荷糖等等。圖片來源/Unsplash

在這些重大發現之後,許多人開始相信,跟砂糖比起來,木糖醇真的是好一點的選擇。現在許多廠商會在這麼多種類的商品當中添加木糖醇,從大家想得到的零食,如:口香糖、薄荷糖、花生醬、奶油與烘焙產品,到保健產品,像是:牙膏、漱口水、維他命甚至是感冒糖漿等,即便包裝擺明寫了「無糖」兩個大字,實際上也可能含有木糖醇喔。

木糖醇為什麼會傷害狗狗?

狗狗對人類的食物充滿好奇。圖片說明/Unsplash

要解釋木糖醇為什麼造成狗狗中毒,我們需要稍微回過來看看動物體內的「血糖」是如何維持恆定的。

人類與狗狗都需要靠胰島素 (Insulin) 還有升糖素 (Glucagon) 來維持體內血糖恆定。升糖素能夠刺激肝臟釋出肝糖、抑制身體利用葡萄糖並且讓血糖升高;胰島素的作用完全相反,它會刺激肝臟跟肌肉細胞將血液中的葡萄糖轉化成可被身體各部位吸收利用的糖原 (Glycogen),讓血糖下降,這兩個激素會互相保持平衡。

狗狗吃下木糖醇以後,狗狗的身體會將進到血液中的木糖醇誤認為是葡萄糖,身體大量分泌胰島素以降低血糖,但實際上只把體內原有的血糖一掃而空,引發俗稱低血糖 (Hypoglycemia) 的症狀。血糖對人類與狗狗的腦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養分來源,所以木糖醇中毒的狗狗跟低血糖忽然發作的人類一樣,輕者會出現恍神、頭昏眼花、四肢無力、疲勞與焦慮等症狀;重者則可能抽搐、昏迷、肝衰竭,甚至死亡,都是不能小看的問題啊。

人體在代謝葡萄糖的過程中,本來就會產生少許的木糖醇了,而且木糖醇在人體的吸收與代謝不太需要胰島素參與,所以木糖醇並不會刺激人體過量分泌胰島素。但必須留意的是,木糖醇雖說有抑制細菌的功能,但本身並沒有降血糖或治療蛀牙的功效,所以還是不建議大家過量食用,免得造成身體負擔。人類腸胃的木糖醇吸收率其實不怎麼好,所以攝取過量很容易造成腹瀉。

木糖醇恐導致犬隻低血糖發作。/影片來源:Youtube

如果狗狗不小心吃到木糖醇,該怎麼處理?

通常來說,如果狗狗意識清醒,醫生會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催吐,讓牠們把毒物吐出來,然後再定期測量狗狗血糖,直到血糖恢復正常才能出院。提醒大家,如果懷疑狗狗木糖醇中毒,請把握送醫時間,而且最好同時把食物的包裝帶去診所,方便醫生判斷。不要試圖強迫狗兒吃下自己調配出來的催吐偏方,這麼做不只會造成不必要的痛苦,更是浪費了寶貴的急救時間,請大家不要用自家寶貝的生命安全做實驗啊。

毛主子要是中毒了,奴才們的心與荷包也會跟著受傷啊/圖片來源:Unsplash

說到這裡,想必也有貓奴擔心,木糖醇會不會損害貓皇的健康?答案是:不確定。由於目前沒有接獲貓咪的木糖醇中毒案例,所以研究人員暫時無辦法保證,木糖醇到底會不會傷及貓皇嬌貴的龍體,只好提醒各位以下幾點:

  1. 不要亂餵不確定的成分或食品。
  2. 養成好習慣,把含有木糖醇的產品放置在寵物不會接觸到的地方。
  3. 別用人類的牙膏或漱口水替寵物潔牙,請買寵物專用的。

延伸閱讀

  1. Renee D. Schmid & Lynn R. Hovda1., Acute Hepatic Failure in a Dog after Xylitol Ingestion., Toxicology Observation., 2016
  2. This Common Sugar Substitute Can Be Deadly for Dogs, FDA Warns
  3. Paws Off Xylitol; It’s Dangerous for Dogs
  4. 不只巧克力有毒,FDA呼籲飼主注意木糖醇食品
  5. The history of Xylitol in Finland.
  6. The history of Xylitol.

The post 你的甜蜜,狗狗的毒藥:無糖口香糖的木糖醇為何會讓狗狗中毒?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蜜蜂與農藥的戰爭──歐盟禁用新菸鹼藥物的始末

$
0
0
  • 文/林宇軒│是個從學術象牙塔逃離的化學系所學生,比起做實驗,更愛分享科學故事,寫科普就是希望能和大家一起領略科學的力與美。

2018 年 4 月 27 日,歐盟認定新菸鹼類 (Neonicotinoid) 藥物對蜜蜂有害,決議禁止含有益達胺(imidacloprid)、賽速安 (thiamethoxam) 或可尼丁 (clothianidin0) 三種新菸鹼類農藥產品用於露天環境,一場持續超過 20 年的研究論戰才終於落幕。

bee pollination on sunflower

穿梭在花田中的蜜蜂/圖片來源:Unsplash

新藥有問題?!第一個「蜂」向球

要說起蜜蜂與農藥的戰爭,得把時間拉回到 1994 年的夏天。那時,風和日麗的法國田園,成片向日葵一如往常地隨風搖擺。在晴朗的天空下,綿延不絕的向日葵田間,偶有幾隻蜜蜂穿梭其中,牠們時而翩翩飛舞,時而駐足停留在向日葵上採蜜,並帶回自己所屬的巢穴供女王蜂與幼蟲食用。

不過仔細一看,這些蜜蜂似乎不太正常,他們只會在同一個定點飛來飛去,而沒有辦法朝下一朵花移動或飛回自己的蜂巢。不只野蜂不回自己的蜂窩,就連人類馴養的蜜蜂也出現這樣的現象,蜂農紛紛發現自家蜂窩裡工蜂的數量越來越少。

蜂農將矛頭指向這一株株的向日葵,他們認為都是因為蜜蜂從向日葵的花蕊上採粉、採蜜,才讓蜜蜂「迷航」、造成蜂農們損失慘重,並懷疑包裹葵花籽的披衣 (seed coating) 材料中含有一種會影響蜜蜂的物質。這項行之有年、為保護種子並供其營養的「種子披衣技術」,會在 1994 年才開始出現問題,是因為法國在這一年剛好核准了一種可添加在葵花籽披衣材料裡的新農藥,這個新核准的農藥正是屬於新菸鹼類分子的「益達胺」。

全世界最受歡迎的殺蟲劑──新菸鹼藥物

新菸鹼類分子並非 1990 年代才突然出現的,自 1970 年代起,就有不同的新菸鹼分子前驅物陸續被合成出來,而科學家們也發現了這些分子具有殺蟲的效果,如黃色貝殼商標的殼牌 (Shell) 公司,他們就在 1970 年代推出這類專利殺蟲劑,但是這個農藥的分子照光後卻會分解掉,使得英雄無用武之地、無法進行商業化產製賣給農夫使用。

一時的失意,並不代表尋找更高效殺蟲劑的旅程就此結束。1985 年,化學巨擘拜耳 (Bayer) 公司利用 10 年前殼牌公司的失敗產品做出第一個合成出來的新菸鹼類分子益達胺,比起之前各家廠商合成的各種前驅物分子穩定又有效。此後,拜耳公司將益達胺製成農藥,於 1991 年將產品推出上市,很快就在全球瘋狂熱賣。

其他公司當然不會讓拜耳專美於前,在益達胺上市幾年後,同為全球市佔率數一數二的農藥生產商先正達(Syngenta)也推出了新的新菸鹼農藥產品,這個新產品內含的新菸鹼分子是賽速安,也是一種殺蟲不手軟的分子。面對競爭對手的攻勢,拜耳公司繼續推出其他如可尼丁等產品,後來也相當熱銷。

這次歐盟所禁用的新菸鹼農藥正是這三者:拜耳的益達胺、可尼丁,以及先正達的賽速安。令人驚訝的是,由於它們殺死害蟲的效果實在太好,以至於在 2007 年,這三種分子和其他的新菸鹼分子農藥,在全球就有高達 25% 的市佔率總和。

探尋新菸鹼類農藥與蜂群減少的關係

讓我們回到 1994 年法國工蜂迷航的事件,當時蜂農發起的輿論持續得沸沸揚揚,這波民怨導致 1999 年法國禁止益達胺用於種子披衣技術中,不過當時並沒有任何科學證據可以佐證「益達胺是造成蜂群減少的元凶」,也就是說這項政策完全只是預防性措施。

為了解事情的真相,科學家著手研究益達胺與蜜蜂迷航之間的關聯。新菸鹼類農藥會殺死蜜蜂嗎?什麼樣的濃度會影響到蜜蜂正常的行為?而新菸鹼類的農藥影響蜜蜂行為的原理又是什麼?

科學家發現餵食高劑量新菸鹼藥物的蜜蜂 (Honeybee, Apis mellifera) 的確會死亡,但即使將劑量降低到不會讓蜜蜂死掉的程度,蜜蜂的行為仍然不正常,許多蜜蜂在接受該類藥物後會改變進食習慣,離巢覓食也變得較不頻繁,但只要每次出去、就會待上更長的時間。此外,也有研究發現該類藥物會影響蜜蜂的記憶和學習能力,使牠們辨識花朵的能力變差,甚至完全無法學會辨認他們所需要去覓食的花朵。

研究人員也找到了昆蟲會被新菸鹼類藥物影響的可能原因,由於新菸鹼類分子的高水溶性,因此能隨毛細現象散佈到植物體內各處,當昆蟲吃了植物的某個部位後,也一併吃進了新菸鹼類分子。當這些分子進到昆蟲體內後,便會和昆蟲神經系統的尼古丁乙醯膽鹼受體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 nAChRs) 結合。一般來說,原本用來傳導神經電訊號的乙醯膽鹼分子和受體結合後,會刺激接收端的神經細胞繼續傳遞電訊號,直到乙醯膽鹼酯分解酶將它分解掉為止。然而新菸鹼類分子結合到昆蟲的受體上以後,卻無法被分解酶處理掉,反而一直卡在受體上,使得神經細胞不斷放電,造成昆蟲的神經系統過度興奮,最終導致昆蟲癱瘓、死亡。

這些對昆蟲來說相當致命的毒物,對我們人類卻沒有太大的影響。其實人體的神經細胞上也有這種接收神經傳導物質的受體,只不過昆蟲的受體和脊椎動物的蛋白質結構不同。新菸鹼藥物之所以不會對脊椎動物有太大的影響,是因為其與脊椎動物的受體結合力較弱,相對地容易從脊椎動物的受體上分離,當然也不會造成神經細胞過度興奮。

新菸鹼類藥物的作用模式/圖片來源:Bio Ninja

隨著新菸鹼類農藥造成危害的證據越來越多,歐洲食品安全管理局 (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 EFSA)統整諸多研究,並在 2013 年陸續公布幾項風險評估報告,報告指出這三種新菸鹼類農藥對蜜蜂的健康造成很高的風險。雖然當時沒有取得多數會員國的共識,但歐盟基於保護蜜蜂的立場,仍決定在 2013 年 12 月 1 日起「暫時限制」這三種農藥的使用範圍,只要是會吸引蜜蜂的植物、穀類以及其種子、土壤和葉面的處理等都不得使用。

不過,針對歐盟的暫時禁令,民間仍有許多不同的聲音。批評者認為此時為止的所有研究,沒有一個算是真正的野外調查,全都是實驗室裡的測試,只有少數幾項研究是「模擬」野外環境,但他們也質疑研究者怎麼知道餵了含有農藥的花粉,農藥的劑量就真的是跟野外環境相符合?

遺失的最後一塊拼圖──野外蜂群的大規模調查

一直到 2015 年 4 月,終於有了第一個確確實實的野外調查研究,。瑞典南部隆德大學的倫德洛芙(Maj Rundlöf)率領她的研究團隊親自種了 16 塊油菜花田,其中 8 塊種了含有可尼丁農藥的種子,另外 8 塊用的則不含農藥,每塊地彼此間隔 4 公里以上。他們統計了每塊地方圓 2 公里內區域的野蜂密度、獨居性壁蜂 (Mason Bee, Osmia bicornis) 的築巢活動性以及熊蜂 (Bumblebee,  Bombus terrestris)蜂巢的重量,發現有使用可尼丁農藥的田附近,野蜂密度較低、壁蜂築巢量下降,且熊蜂蜂巢重量成長得較為緩慢,也因此證實了新菸鹼藥物的確會干擾野生蜂群的活動。

File:Bombus terrestris queen - Tilia cordata - Keila.jpg

熊蜂/圖片來源:Wikipedia

File:Male red mason bee (Osmia bicornis), Sandy, Bedfordshire (8694209006).jpg

壁蜂/圖片來源:Wikipedia

論文發表後,多家大型企業的發言人發表聲明,認為這篇研究的證據並不足以支持倫德洛芙的論點。他們注意到論文中也發現一般蜜蜂的蜂群並沒有因為可尼丁而受到影響,並認為在「區域內野蜂密度」這個項目所統計到的野蜂數量過少,不具統計上意義,根本不能當作證據。

雖然這項研究有些微瑕疵,卻也讓質疑新菸鹼藥物的聲浪越來越大。為了解決這個證據支持性的問題,拜耳與先正達兩家公司決定挹注 300 萬美金(折合台幣 9 千萬),讓英國的生態與水文學中心(Center of Ecology & Hydrology, CEH)進行更大規模的野外研究。研究人員選定了英國 12 處、德國 9 處與匈牙利 12 處,共 33 塊油菜花田進行實驗,每塊油菜花田彼此距離 3.2 公里以上,在冬天的時候預先種下含有可尼丁、賽速安或是不含新菸鹼農藥的種子,並等到油菜花開花後,將一般蜜蜂與熊蜂的巢以及壁蜂搭配人為提供的築巢材料放到試驗田中央,等待 1~2 週後統計分析所受到的影響。

沒想到,最終實驗結果竟讓拜爾與先正達公司跌破眼鏡,根本可以說是自打臉。2017 年這項大規模研究發表在《Science》上,研究人員認為整體來說新菸鹼藥物對三種蜂類的確造成了負面影響,結果顯示英國與匈牙利農藥使用區的蜜蜂巢中的工蜂數量減少,在匈牙利更觀察到蜂卵數量降低,不過在德國農藥使用區的蜜蜂蜂巢卻匪夷所思地產生了更多蜂卵,而工蜂數量則沒有明顯變化。另一方面,野蜂的部分,發現農藥使用區的熊蜂女王蜂產卵量在三個國家都是呈現負相關,也就是農藥殘留量越高,產量越低;而農藥使用區的壁蜂製造的蜂房數量也不分國家都呈現負相關,農藥殘留量越高,壁蜂製作蜂房的數量與效率越差。

從播種到蜜蜂相繼迷航、死亡,這些殺蟲劑是如何對蜜蜂產生作用的?/圖片來源:科學月刊提供

不斷翻轉的結局

不過,拜耳和先正達兩家公司的發言人在論文發布記者會的當下,透過記者抨擊研究結論非常令人懷疑,他們緊咬著論文數據的的可信度不放,儘管如此,大量的統計分析結果的確受到許多科學家的認可,一位拜耳公司的科學家對此字斟句酌地表示:「我認為新菸鹼藥物的確是對蜜蜂有些本質上的影響,不過就實際情況而言,正確使用的話,我們還是沒看到任何有效證據可以說明這些藥物會傷害蜜蜂。」

2018 年 2 月,歐洲食品安全局再度統整近年研究,並正式宣告新菸鹼藥物危害蜂群證據明確,歐盟委員會最終在 2018 年 4 月 27 日決議,要在 2018 年底全面禁止戶外使用新菸鹼農藥,但居家環境仍可使用,以免繼續傷害蜂群。

持續了超過 20 年的研究論戰到此暫告一段落,不過仍有科學家對禁令表示憂心,因為禁用可能造成害蟲增加、導致農業產量下滑,甚至可能有農民為了要殺蟲而用了更毒的藥物,造成更可怕的環境問題。只是,新菸鹼農藥繼續用下去,也有機會讓蜂群崩潰,讓蜜蜂大量減少,或許這樣才是更加慘烈的,因為寂靜的春天可能會連作物都無法順利成熟結果。歐盟的決定的確影響了世界各國決定新菸鹼藥物的去留,但究竟禁用了之後結果如何,也只有時間能告訴我們答案。

在接觸過新菸鹼類藥物後,個體乃至群體的死亡可能「蜂」擁而至。/圖片來源:科學月刊提供

延伸閱讀

  1. Cressey D., The bitter battle over the world’s most popular insecticides,  Nature, Vol. 551, pp. 156-158, 2017.
  2. Butler D., EU expected to vote on pesticide ban after major scientific review,  Nature, Vol. 555, pp. 150-151, 2018.

〈本文轉載自《科學月刊》2018年 7月號 583期〉

The post 蜜蜂與農藥的戰爭──歐盟禁用新菸鹼藥物的始末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美國政府的食安管理體制│食安簡史11:二轉培訓中心

$
0
0

食品安全近年引發許多焦慮,臺灣的食安政策究竟該如何制訂,才能讓大家吃得安心放心呢?本系列以歐盟、英國、美國、加拿大、中國等國為例,整理歸納系列文章,邀請大家破關點技,點好點滿成為食安鬥士。

與眾不同的多元監管

綜觀各國的食安管理演變,英國、加拿大和中國的政府漸漸地把多元監管改制成單一機構監管的形式:英國食品標準局、加拿大食品檢驗局、中國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而美國呈現自成一格的「多元監管」,卻和過往中國以生產、包裝、銷售等食品階段分責的方式不同。美國的多元監管是以食品的種類做權責的區分(台灣的多元監管方式以「生產階段」為分類,簡言之,還在農田、牧場裡的歸屬於農委會,離開農、牧場後,屬於食品藥物管理署的管轄)。

美國管理食品安全的單位主要有兩個,美國農業部的食品安全檢驗局 (Food Safety and Inspection Service, FSIS) 管理肉、禽和不帶殼的蛋製品;而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的食品藥物管理局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 則負責剩下的所有食品,還包含了瓶裝水和酒精低於 7% 的飲料1

魚類、帶殼蛋等食品,在美國屬於食品藥物管理局的業務;牛、雞肉等食品,屬於美國農業部的管轄。圖/ Max PixalPexelsWikimediaPexels

為人稱道的美國食安管理

美國食品安全管理自 1906 年以來,已經制訂了三十幾部法典,而美國食安管理之前瞻性,亦為人所稱道。但政府管理之效果,並非單以嚴刑峻罰、國力強盛即可決定一切,以許多研究者的觀點來看,美國食安管理之所以站在全球前瞻地位的原因有:

一、鼓勵公民參與,立法透明公開

美國的政治活動十分盛行、公開,各種公民團體都能就自身的觀點對兩黨進行遊說,僅管此形式可能會淪為利益團體角力的戰場,但這仍然是一種公開的操作。而美國建國數百年,已將民主的意念深植於社會的各處。在食安管理法規制定的過程中,各項草案均可在網路上取得。法規起草單位也經常會召開公聽會,任何團體和個人皆可參與並發表意見,務必取得各領域的看法,並在其中取得有意義的建議、盡力達成一致。同時民眾也能在網路上針對草案發表意見和疑問,法規起草單位有義務,且必須要一一作答 2,3

論公民參與政策和法令制定的程度,台灣仍有很長的路要走,從今年的許厝遷校彰化強制台化停廠徵地等案件來看4,5,台灣的民眾和政府仍不習慣公民參與政策制定。而雖然自 2017 年起,各部會修改新增法規需在Join平台上公告60天,希望能達到更好的與民溝通6,但就目前為止,公務員和民眾似乎還不熟悉線上的良好溝通,此點只能期待台灣社會進步,官、民兩方逐漸學會討論對話的時候。

而根據前美國 FDA 副局長:大衛·艾奇森 (David Acheson) 的看法,食品廠商為維護商譽,作風幾乎都非常低調,很害怕被媒體斷章取義而不願對外溝通,但卻因此失去了和消費者溝通、教育的機會。

大衛·艾奇森認為廠商、政府、媒體、消費者之間需要保持良好的溝通,讓大眾了解食品業的困難性與複雜性。並在新產品、新科技出現時,適時地透過媒體傳播正確的知識,可以減少日後的風險溝通障礙。唯有持續地教導正確的科普知識並且將資訊透明公開,在萬一發生食安事件時,才不會爆發無限擴大的輿論,也能避免名嘴和偽科學的攻擊7

美國食安管理執法機構。圖/作者繪圖。

二、科學研究基礎,自主風險管理

美國是最早將危害分析重要管制點 (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s, HACCP) 運用在食安管理上的國家。HACCP 的概念最早是應用在太空任務的食品裡8,其想法是研究食品鏈的每個環節,並針對最容易出錯的關鍵點進行管控1

在 1990 年代初期,越來越多的科學證據顯示肉類中的微生物滋長對公眾健康造成了潛在的威脅,因此 FSIS 在 1995 年引入了 HACCP 的概念,公布相關管理的草案,1996 年正式定案,所有的屠宰場和加工廠都需要自行制定 HACCP 的食品安全規範,並且強調這是企業的責任1

而 FSIS 也並非單由政府機關自行規劃、撰寫HACCP,而是由企業和協會負責開發適用的HACCP、生產、管理和培訓計劃,政府再提供必要的指引和協助資源較匱乏的廠商2。FSIS 也派員全天候進行駐廠待命,協助廠商品管食品鏈上的每個環節1

引入 HACCP 後的成效可從出血性大腸桿菌 (Escherichia coli O157:H7) 在美國中毒的案例數量變化看出效果。FSIS 在 1994 年開始要求肉品加工廠針對出血性大腸桿菌可能汙染牛絞肉的食品鏈進行 HACCP 分析、管控。而調查結果發現,2004 年出血性大腸桿菌中毒的案例數,相較於 2000 年時減少了 80%,顯見 HACCP 發揮了極大的功效。

大腸桿菌O157菌種的電子顯微鏡照片。圖/Pixnio

美國境內1996~2010年感染的變化趨勢,橘色為大腸桿菌O157,藍色為沙門氏菌。圖/wikimedia

三、民間持續進步,由下而上革新

美國政府非常尊重,甚至於鼓勵企業所創的「企業標準」,如果此標準在市場競爭之下,獲得公眾認可,甚至於可以得到政府的認同,明確地引援到法律之中。而這種「由下而上」的革新,在演變快速的食安領域裡佔有極大的優勢。因為食品科技發展瞬息萬變,公務員所制定的規範絕對追不上現實的變化,只有站在前線的企業才能了解食品科技的最新變化,再者將受到市場認可的標準轉為國家標準,可有效地降低多數企業的進入障礙2

四、積極接軌國際,宣揚食安理念

由於美國的農產品進出口的數值日漸成長,加上跨國的食品鏈也越來越普遍,因此負責進行動植物檢疫資訊交換的美國食品安全檢驗與動植物防疫檢疫 (Sanitary and Phytosanitary Measures, SPS) 資訊中心,設立於農業部的海外農業局之中。

SPS 資訊中心除了會向世界貿易組織 (WTO) 提報美國的「食品安全檢驗與動植物防疫檢疫措施」,更會將世界上最新的食安檢驗和動植物防疫的資訊,回傳給美國相關的部門,以確保國內的資訊和國際同步、同軌。而為了食品鏈上的跨國夥伴也能符合美國的規範,美國農業部和 FDA 也會在重大貿易國裡派駐人員,說明美國的規定並實地考察該國的情況,以確保貿易的穩定和食品安全2

簡要觀察美國食安管理制度的設計精神,其中不乏台灣效法的部份,包括「鼓勵公民參與」、「科學風險管理」等,我國政府單位仍有相當重的封閉官僚色彩,也不擅長與民溝通,因此我國國人漸漸地不相信政府,這對於政府和民眾都是極大的危機,在政府文化無法一夕驟改的現實下,也許政府應該和食安領域的意見領袖、利害關係人合作,如:Lin Bay好油食力、國家衛生研究院、消費者保護會……等,借助他們的專業能力,漸漸地扭轉民眾對於政府的信心。

下一篇請見:互踢皮球的美國食安管理│食安簡史12:培訓中心的秘辛

參考資料

  1. 陳雅琴 (2006) 美國食品安全的制度體系與法令規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2. 李婷、刘武兵 (2014) 美国食品安全管理做法及启示。世界农业
  3. 林麗芳 (2010) 美國食品安全管理機制分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4. 蔡中岳 (2016) 溝通粗糙的正確決策,許厝分校遷不遷?鳴人堂
  5. 呂國禎 (2016) 看懂台化關廠背後的徵地爭議。天下
  6. 強化政策溝通 唐鳳:延長法規公告期。自由時報
  7. 台灣食安法規總在補破網 美國FDA前副局長告訴你:預防勝於應變。食力
  8. Happy 50th Birthday to HACCP: Retrospective and Prospective. Food Safety Magazine

The post 美國政府的食安管理體制│食安簡史11:二轉培訓中心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互踢皮球的美國食安管理│食安簡史12:培訓中心的秘辛

$
0
0

食品安全近年引發許多焦慮,臺灣的食安政策究竟該如何制訂,才能讓大家吃得安心放心呢?本系列以歐盟、英國、美國、加拿大、中國等國為例,整理歸納系列文章,邀請大家破關點技,點好點滿成為食安鬥士。

美國的食安管理:碎片化的多元組織

沒有哪個國家的管理方式是 100% 完美的。

美國食品安全雖然為國際所稱道,但長期以來,仍有許多困境有待改善。首先是多元食安管理組織設計所造成的「碎片化」,美國幅員遼闊,人口龐大,除聯邦外又細分為各州。由於執行單位眾多,令出多門,亦有職權重合、資源浪費和缺乏協調的問題。

而在聯邦等級的衛生與公眾服務部的食品藥物管理局 (FDA) 和農業部的食品安全檢驗局 (FSIS) 兩者之間,也有預算和人力分配不均的問題。大部份的食安預算和人力都集中在 FSIS 裡,但預算、人力較少的 FDA 卻負擔了美國 80% 左右的食品安全。

加上現代食品的複雜度越來越高,使得當年依「食物品項」做為多元監管的美國制度,也越來越無法適應現代食品科技的變化,如下表:美國農業部管理養雞場,但 FDA 卻管理雞飼料;而海鮮歸屬 FDA 管轄,但淡水鯰魚卻又隸屬農業部的管理。可見在食品越來越複雜的未來,美國的區分制度將會受到更多的挑戰。

美國農業部和FDA的職權分別2。表/作者提供

因此除了推動《美國食品安全現代化法案-Food Safety Modernization Act, FSMA》之外,美國也有人認為應該要成立單一的食品安全局 (Food Safety Administration) 和成立跨州、聯邦的食品安全領導委員會 (Food Safety Leadership Council) ……等,來解決組織設計碎片化的問題1。可以發現,在層層體制的管理架構裡,不論是美國或是台灣,都有機構間互相踢皮球溝通協調的問題存在。

而《美國食品安全現代化法案》在 2011 年的簽署,或多或少地補強了一些既有的問題。首先是該法案擴張了 FDA 的權力,讓 FDA 能從食品源頭監管產品,更能在懷疑食物有危害時就執行回收。同時也賦予了 FDA 將美國的食安管理精神傳遞給商業貿易夥伴的任務,讓跨國的食品鏈更安全。

而《美國食品安全現代化法案》也保障了員工舉報的權益,此點非常重要,由於第一線員工才能發現最細微的線索,而許多食品詐欺的罪行也得要仰賴員工的舉報,因此保障員工的工作權,就是保障美國民眾食品的安全3

但話又說回來,沒有任何一條法案是完美的。

《美國食品安全現代化法案》背後的問題

雖然我一直陳述《美國食品安全現代化法案》所帶來的好處,但事實上該法案也暴露出了一些根本上的問題。首先《美國食品安全現代化法案》雖提升了 FDA 的權力,但事實上美國掌管食安的尚有農業部的 FSIS 和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EPA) ……等單位,也就是此法案僅加強了 FDA 的權力和責任,但卻未顧及其他的主責單位3

僅管《美國食品安全現代化法案》提高了 FDA 的權力,但卻沒有相對應的經費支持。據估計,執行此的前五年需花費 14 億美金,但 FDA 在 2014 年的總預算僅有 1.4 億美金,顯示 FDA 預算明顯不足。如何籌措經費來彌補缺口?未來肯定也會是美國政府一個相當頭痛的問題2

再者,雖然法案加強了企業對食品的責任,但也提高了監督、控管等成本。據我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的資訊認為,小型農場需將收入的一半進行投資,才符合規定,而新創的農場企業可能更沒有資本去添購相關的機具和人力。因此現代化法案反而成了農業新創者巨大的障礙4

除了上述所提及的經費嚴重不足的問題外,此法也希望 FDA 能每年加倍國外食品工廠查驗的數量,但 FDA 的人力是否能夠勝任日漸繁重的査廠工作,恐怕是非常令人質疑的。同時由於跨國食品鏈越來越複雜,外國的管控品質不一的情況下(如:中國三聚氰胺毒奶粉、英國馬肉假冒高價牛肉、德國受汙染豆芽菜等),法案雖也針對國外食品進口有了更嚴格的査廠和規範。但現實的執行層面上卻有諸多明顯的阻礙!

外國的文化、語言等鴻溝對 FDA 而言也是難以跨越,在過去的記錄上就曾出現 FDA 的人員誤讀中國食品工廠的名稱,因此前往了錯誤的工廠,也錯失了追溯時效;也曾發生過海外的主管機關包庇違法廠商,通風報信後讓 FDA 撲空的事情。

語言和文化的隔閡,讓 FDA 查廠的成效大打折扣。圖/wikipedia

第三方認證?美國食安法新轉機?

現代科技發展迅速,新興的食品越來越多(如:基因改質、奈米科技等),對 FDA 的查廠人員來說,人力的缺乏、文化的差距,以及新知識的變動也將是美國政府的巨大考驗2

而《美國食品安全現代化法案》雖然也規劃了第三方認證等原則,期許第三方組織的加入來降低 FDA 的負擔,同時提高査廠的能力。但對第三方組織而言,可能會受到當地政府和食品企業的壓力和關說,甚至賄賂等地下活動都是可預期的行為2。外國和美國間文化的落差,在《美國食品安全現代化法案》的推動上,將是一個難以消彌的障礙。

下一篇請見:擺脫官僚:加拿大食品檢驗局│食安簡史13:三轉培訓中心

參考資料

  1. 林麗芳 (2010) 美國食品安全管理機制分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2. 林勤富 (2015) 美國食品安全現代化法進口食品管制度設計研究。國立清華大學法律研究所
  3. 周超 (2012) 美国食品安全现代法案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启示。湖南社会科学
  4. 廖鴻仁 (2015) 美國食品安全現代化法執行法規推動現況。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The post 互踢皮球的美國食安管理│食安簡史12:培訓中心的秘辛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燃燒的雨林,炎上的議題:關於亞馬遜的幾個問題與答案

$
0
0
  • 文/胖胖樹 王瑞閔

最近亞馬遜雨林火災的議題發酵,有人憂心忡忡,擔心地球會完蛋;有的人又抨擊「綠色恐怖主義」把雨林大火過度誇張,使用了很多假照片。

於是陸續有朋友問我很多關於熱帶雨林燃燒的問題:為什麼會燒起來?為什麼之前不救火,現在又要救?怎麼救火?森林大火是自然現象嗎?是否對雨林更新有幫助?全球暖化是真的嗎?亞馬遜雨林燃燒,地球真的會完蛋嗎?我們能做什麼保護熱帶雨林?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Leonardo DiCaprio(@leonardodicaprio)分享的貼文 張貼

本次有關亞馬遜熱帶雨林燃燒的討論中,最受矚目的名人莫過於李奧納多。

熱帶雨林燃燒是假新聞?森林火災是自然現象?

這次雨林燃燒的新聞,確實夾帶了很多「假照片」,也造成了很多人過度恐慌。這次的雨林燃燒不會對人類的社會、經濟或氣候造成立即且顯著的影響,人類不會馬上滅亡,不會明天就吸不到氧氣。

但是,人類破壞雨林是事實,人類放火燒雨林也是事實。

雨林雖然佔陸地面積不到 10%,但是卻有超過一半的陸地生物生存在雨林裡。雨林是數以萬計生物的家,請問你家願意讓其他物種以經濟開發的名義隨便放火燒掉嗎?

熱帶雨林非常潮濕,通常不會像松樹林或桉樹林那樣因為天乾物燥,被雷劈了而自燃。雨林會燃燒基本上都是人為的。人類開發雨林,把土地拿來養牲畜、種植高經濟價值的作物、或是開採礦物等理由,不停的破壞雨林。

NASA釋出今年8月15日至22日間衛星Terra與 Aqua上之 中解析度成像光譜儀 (MODIS)所偵測到之火災資料,今年的起火數已是自 2010 年以來最高。圖/©NASA Earth Observatory / Joshua Stevens

為什麼之前巴西政府不願意救火,受輿論壓力才開始救。這道理就跟古蹟會莫名其妙失火一樣,燒光了土地才能被人類利用,才有辦法換成鈔票。人類為了錢,什麼事情都幹得出來。而且雨林發生火災的地方通常都在交通不便之處,加上救災技術等問題,救災困難,過去通常都是等到 11 月雨季來臨時火才會熄滅。

雖然每年破壞的比例不高,對地球氣候不會造成立即且明顯的影響,但是每年森林面積少一點少一點,累積起來的面積就很可觀,對自然生態無疑是嚴重的破壞。沒有人喜歡自己的家被燒掉吧!憑什麼人類可以為了自己的私心把野生動物的家燒掉?

衛星資訊顯示了亞馬遜雨林的起火狀況。圖/ NASA Earth Observatory/Joshua Stevens

為什麼會燒起來?是否對雨林更新有幫助?

溫帶森林,如松樹林或桉樹林每隔一段時間,很容易發生火災。因為松針是很好的燃料、桉樹本身含精油,也是很好的燃料。這些植物構成的森林,在生態上被稱為「火災適存植群」。因為環境相對惡劣——乾燥或土壤貧瘠,不適合多數的植物生長,生物多樣性低。

拿這種一公頃樹木種類只有一二十種的森林自燃現象,來比一公頃樹木有一兩百種、生物多樣性高到爆表的熱帶雨林的非自燃──人類放火──類比,是生態知識的缺乏。

溫帶森林與熱帶雨林的屬性不同,「自然更新」的情況也差異很大。圖/by Johannes Plenio from Pixabay

對於存在地球上超過千萬年的熱帶雨林而言,所謂的「天然更新」,是發生於大樹自然死亡、大象等大型動物的破壞所造成的「孔隙」。這樣的微破壞,造成森林裡光線環境的改變,有助於林下小樹苗成長,土壤內的種子庫發芽。這種現象才叫作「天然更新」,森林可以在數年或十數年間恢復鬱閉的狀態。偶有火山爆發等大規模的天災發生,導致較大面積的森林毀壞,整個森林生態系統就必須從草地、陽性樹種、陰性樹種重新「演替」,沒有數百年是沒有辦法恢復成雨林的。

「更新」和「演替」是規模跟尺度完全不同的生態概念,不可以混淆。

雨林每年本來就會起火?亞馬遜雨林不供應氧氣?

各地的雨林有短暫的乾季。過去幾千幾萬年,雨林裡的原住民會利用乾季燒掉一小塊,用來耕種,而燒掉的餘燼正好成為作物的養分。等養分耗盡,原住民會移往下個地方。因為每次燒掉的面積往往就是一小塊田的大小,對雨林來說勉強可以算是「孔隙」。

不論是亞馬遜雨林,或是非洲、亞洲的雨林,每年被人類破壞的面積都是幾千幾萬公頃,甚是幾百幾千平方公里。這規模遠大於任何的天災,要恢復難上加難。

 

編按:在本次的討論中,有些人聲稱亞馬遜雨林為世界之肺,提供了全世界 20%的氧氣。這說法以目前的科學來說並不正確。

亞馬遜雨林是不是提供我們新鮮氧氣不是重點,重點是雨林是個多功能的生態系統。

雨林涵養水源,作為動物的棲息環境,並在碳循環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雨林破壞後,不論是變成農田、牧場,還是稀樹草原,確實都還是會吸收二氧化碳。但是這樣的生態條件,吸收及儲存的二氧化碳量都遠比原本的熱帶雨林少。雨林涵養水源,在水循環中扮演重要角色,雨水不會快速流向大海,土地不會過分乾燥。再加上植物的蒸發散作用,讓水分子可以在同一塊土地上循環往復,提供所有生物珍貴的水源。

雨林是陸地上一半以上的生物的家。破壞後,這些生物將何去何從?

全球氣候變遷是真的嗎?

森林每年吸收的二氧化碳約占陸地植物的七成,高達 1.3×1011 公噸。儲存在森林生態系中的碳量逾四千五百億公噸。森林被破壞,除了降低土地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也會讓原本儲存在森林中的二氧化碳被大量釋放到大氣之中。無論是否相信全球暖化,都不能否定森林在減緩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貢獻。

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是真的嗎?有人說這是個假議題!首先,我想說的是全球氣候變遷這樣的說法比全球暖化更精確。因為溫室氣體濃度升高,不是只有造成全球暖化,而是產生極端氣候。熱更熱,冷更冷,乾季更乾,雨季降雨強度更強,雨來的又快又急,造成洪水。

請大家思考及回想一下,很多地方冰川融化是真的吧!去年暖冬以至於今年沒有龍眼可以吃是真的吧!今年泰國只下了一場雨,雨季就沒有了;今年初一大堆地方櫻花不開,或開不好;今年夏天南部很多地方雨下的又大又久;甚至幾年前台北市下雪、美東冷得跟《明天過後》電影一樣;歐洲滑雪場沒有雪,印度卻下雪。這些都是事實吧!

全球氣候變遷是不是真的,請看科學數據。1896 年瑞典學者阿瑞尼斯(Svante Arrhenius)率先提出:人類大量使用石化燃料會提高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造成全球暖化。過去人類覺得這有助於植物生長,解決糧食問題。但是後來科學家就發現,沒有這麼簡單。因為氣溫過高,植物也會停止生長。氣溫改變還會影響空氣濕度跟降雨量,這些因素綜合起來,不見得有利於植物。

1988 年 11 月成立的「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聚集了近百位全球頂尖的科學家進行研究,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新的報告以各種語言公布。二氧化碳濃度比工業革命前升高了約 100 ppm,平均溫度上升從最早的 0.2-0.6 度,到現在新的數據顯示大概是 0.8-1.5 度。

或許有人會覺得 1 度根本就沒什麼,地球以前還有冰河期,溫度變化更大。但是即使如此,我們都不能否認人類開發,過度使用地球資源,不斷的破壞地球的生態環境吧!

森林對於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有什麼角色?

回顧歷史,為了回應「第二次世界氣象大會」的建議,1992 年在巴西舉行地球高峰會,開放簽署「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The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C),管制溫室氣體排放。

1997 年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國會議通過京都議定書,有興趣的來看一下議定書條文:

  • 京都議定書第 3.3 條,1990 年以後所進行之荒地造林(afforestation)、復舊造林(reforestation),以及毀林(deforestation)──簡稱 ARD──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吸收或排放淨值,應併入溫室氣體排放或減量值計算。
  • 京都議定書第 3.4 條,因加強森林經營管理(forest management)所額外增加的碳吸存量併入排放減量值。

研究發現,毀林與森林退化所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約占總放量的 11%。為了鼓勵巴西等國保護森林,國際間又決定將「減少毀林及森林退化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Reducing Emission from Deforestation and Degradation)──簡稱為REDD──併入碳排放的計算中。

這些都是國際上肯定森林在減緩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依據。

雨林被破壞,地球真的會完蛋嗎?

人類破壞雨林不是一天兩天了,從大航海時代,先進國家進入美洲、非洲、亞洲,都不斷的破壞原始雨林,掠奪式的開墾。為了製作奎寧,美洲的金雞納樹被砍光變成稀有植物;為了做家具和造船,美洲的桃花心木也被砍光變成稀有植物;為了種咖啡、種可可,全世界都有雨林被砍掉;為了種可可,非洲的森林被砍掉;為了種橡膠與油棕梠,亞洲的雨林被砍掉;為了養牛或種大豆,美洲雨林被砍掉……為了各式各樣的理由,為了經濟發展,過去幾百年來,蠻荒的雨林成為類短視近利的活祭品,不斷的被破壞,造成了無法挽回的影響。

亞洲的雨林。攝影/胖胖樹 王瑞閔

隨著知識進展,人類開始發現破壞雨林除了造成生態無可挽回的悲歌、降低生物多樣性,人類也開始自食惡果。熱帶雨林和珊瑚礁是地球上非常重要的兩大碳庫。當雨林被破壞,釋放大量二氧化碳到大氣中,加速了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造成極端降雨或乾旱,進而使熱帶雨林的溼度降低,乾季拉長,僅存的雨林也持續衰敗。而砍伐雨林後滾滾泥水淹蓋了熱帶海域的珊瑚礁,造成珊瑚死亡,全球暖化所造成的高溫也會使珊瑚礁白化。當兩大碳庫都毀壞殆盡,下一步滅亡的可能就是人類自己。

過去百千年來,雨林帶給人類豐富的資源,不論飲食、香料、衣服染色、油、橡膠、藥物、化粧品,都是取之於雨林。目前也還有很多新藥的開發,必須仰賴熱帶植物。可是人類不僅不懂得知恩圖報,還加速毀壞雨林。

台灣雖然沒有雨林,但是台灣也有豐富的生態系統,台灣數百年來的歷史中,無論是在經濟、貿易、民生、醫療、飲食,甚至族群、宗教各方面,熱帶雨林植物一直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如果全球氣候變遷是真的,有天雨林全部消失了,極端氣候很可能導致地球上所有的生態系統都大崩壞,到時候台灣土地上絕種的恐怕就不只雲豹,而是非常多的生物都會從台灣島上消失。

  • 註解:台灣沒有科學上嚴格定義的熱帶雨林,除了森林結構缺乏突出層,而且沒有龍腦香科的植物。

政治、經濟、能源、人權、長照、教育、理財、自我實現,等等議題都非常重要,而且有立即的影響,總是被多數人放大檢視。生態破壞、全球氣候變遷,影響又慢又不明顯,總是被忽略,很多人漠不關心。如果全球暖化是假議題,很好,大家都平安;但是如果是真的,那將使地球生態整個完蛋,接著人類大滅亡,連遺產都找不到繼承人,再多的社會議題都將是一場空。二十一世紀,人類該覺醒了!

我們能做什麼保護熱帶雨林?

或許這次亞馬遜危機議題夾帶大量吸睛、騙關注的假照片,甚至造成恐慌。但是我衷心希望,藉由這次亞馬遜大火的相關報導,可以喚醒更多人對雨林生態保護的重視,希望大家開始注意生活中的小細節。

不要任意浪費資源、減少或不要使用一次性塑膠產品、購買 FSC 認證的木材或紙張、購買雨林友善商品、少吃速食店的牛肉、捐款給國際雨林保護組織、多多告訴身邊朋友熱帶雨林保護的重要性。

如果有一天地球生態毀壞,地球不會完蛋,但是人類一定會!如果我們不停止破壞地球環境,這一切將不再只是科幻電影中的場景,而是每天真實上演的人類自我毀滅進行曲。衷心希望不會有這一天。

同場加映:

本文轉載自 FB專頁 胖胖樹的熱帶雨林,原文為〈燃燒中的熱帶雨林

The post 燃燒的雨林,炎上的議題:關於亞馬遜的幾個問題與答案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學科學不該止於學理解題,「科學素養」才能落實解決問題

$
0
0

新上線的 12 年國教總綱(也稱 108 課綱)有這麼一段文字「為落實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的理念與目標,茲以『核心素養』做為課程發展之主軸,以裨益各教育階段間的連貫以及各領域/科目間的統整。」相信看完之後相信許多人還是霧煞煞;就讓我們來一起聊聊 108 課綱上線,關於「科學素養」的那些事吧!

12年國教總綱以培養科學素養為發展主軸。source:sof_lo

什麼是「科學素養」呢?

提出演化論的生物學家達爾文,曾登上小獵犬號,穿越大西洋、南美洲,橫渡太平洋,進入印度洋,繞過非洲好望角回到大西洋返回英國。當他在小獵犬號駛入加拉巴哥群島時,達爾文發現島上的雀鳥並沒有太大差異,但鳥嘴喙厚薄有明顯的不同,且加拉巴哥群島的生物與南美洲大陸的種類非常相似,他懷疑島上生物可能源自於相同的祖先,這些證據也支持了演化論的理論。

仔細想想,這個過程不就是「科學素養」的具體展現嗎?觀察、假設、實驗、分析、提出結論的能力,都是科學素養中很重要的環節。

達爾文透過觀察發現加拉巴哥群島鳥嘴喙厚薄的不同。圖/Wikimedia Commons

科學教育不應止步於學理解題

大部分科學定理的提出,都是經過數年的觀察、假設、實驗、分析所得到的結果。但我們的教育模式,卻大多著重在教導學生定理以及如何解題,往往忽略了探索的過程,只學到結果。這樣的學習並沒有辦法有效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別說難以培養出頂尖的科學家,更不用說對於一般學生來說會有幫助和啟發了。

如何引導學生用科學素養面對問題?

近年來美國發展出的 STEM 教育意即包含將 Science 科學、Technology 技術、Engineering 工程、Math 數學的內涵融入課程中;更進階的是要以科學為基礎,拓展到藝術、人文、設計等不同領域1, 2。這樣的課本會用什麼方式設計呢?美國小學的科學課本 (Science Dimensions) 會透過實際的生活問題或活動,來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整體上著重啟發,而非給出一定的答案。比如說他們在引導學生面對問題時,會依照以下3, 4 :

1、問對問題 (Defining a Problem)

遇到問題時,先找出關鍵的問題點。

比如說當你在野外經要通過一座小橋時發現小橋局部斷裂,此時必須釐清小橋局部斷裂的原因是甚麼?是橋墩結構受損嗎?或是橋面龜裂?

2、做背景研究 (Background Research)

周圍有甚麼材料、資源可以用?

當定義好問題時,也要明白問題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發生的,最大程度地靠近現實。須蒐集相關資料,或是可能的解決方案。

3、思考 (Brainstorming)

要如何解決?

透過團隊合作,找出可能的解決方案。比如找尋附近有無樹木塊材,利用樹木塊材穩定橋面的結構以利通過。

4、用決策矩陣來確定方案取捨 (Decision Matrix)

寫下了好多解決的方法了,那麼要用哪一個?

將心智圖寫出,列出每個方案中的優劣,做決策分析並針對每個方案打分數,找出最可能的解決方案順序。

5、動手做測試自己的方案 (Hands on Activity)

試試看吧!

跟著老師親手做實驗,來測試所提出方案是否可行? 透過親自實驗或示範性實驗來驗證所選擇的方案是否正確。

美國的科學教育,源於觀察並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圖/TeroVesalainen@pixabay

前面所提及的美國教育著重「科學素養」的培養,並非科學知識的形體,題目的演算。而這個過程的能力正是一個有素養的科學家所需的,更寶貴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加入學子的「創意」,這才是培養素養最重要的成分。畢竟已知的科學是舊知識,需要創意才能創新。

108 課綱要追求的其實也是如此。學校的課本本來也都有實驗的部分,只不過在教學過程中往往被忽略,都是以教學理論、定律、習題為主,而忘記了理論、定律都是因為具備「科學素養」才被發現的自然規律,而我們必須要做的是落實科學實驗,而非只注重升學知識。有效、有系統的培養「科學素養」的內涵。我們並沒有辦法完全捨棄以升學導向為主的教育制度,但最起碼必須加強實驗方面的啟發過程以及參與比重。

參考資料 :

  1. 美國的科學教育計畫與編課本的考量
  2. 108課綱系列|什麼是核心素養?跨越科目疆界、把知識用出來
  3. What Is the Design Process?
  4. Science Dimensions Resources

The post 學科學不該止於學理解題,「科學素養」才能落實解決問題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只要「你好就好」的愛情真的好嗎?從《我們不能是朋友》解答「為愛犧牲」的三個問題

$
0
0

文/雞湯來了蔡季葦
校稿/雞湯來了張芷晴、陳世芃
編輯/雞湯來了蕭子喬

「克桓,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高子媛《我們不能是朋友》

在劇中,與克桓交往十年的高子媛時常以克桓為人生的中心,替他打點生活和事業。她總認為,只要克桓好,她就好,他們的感情也就會跟著好。但事實上,她與克桓的感情,也因為她過度介入克桓的事業,而逐漸消磨殆盡。

圖/截自愛奇藝《我們不能是朋友》

子媛擁有高學歷和能力,根據社會的期待,她或許會是一個極有成就的人。但是她為了克桓,犧牲自己的事業發展、交友圈和個人生活,周旋在公司上層之間,希望可以藉此提升克桓的事業之路、保住他們逐漸黯淡的感情。不過她這些行為卻反而造成克桓極大的壓力和不滿,縱使克桓已經表明自己不需要她的犧牲和安排,但她仍願意用任何方式來挽回這段感情。

為愛犧牲聽起來很理想、很偉大,但這樣的做法對兩人的關係真的有好處嗎?

兩人相處,必定需要犧牲成全?

不論是交往或是婚姻,兩人關係總會遇到與自身利益衝突的事情,小至晚餐時,一方想吃麵、另一方想吃飯;大至結婚後,一方想和父母同住、另一方卻想搬出去住。這時候可能其中一方會為了讓對方開心,而犧牲自己的「想要」。

褚克桓:「告訴我,為什麼答應跟我過夜?」
周惟惟:「因為我想讓皓一開心」
周惟惟為了讓男友能順利買房,而犧牲自己去和褚克桓共度一夜。

關於「為愛犧牲」,你會想問的3個問題

1. 什麼樣的人容易為愛犧牲自己?

其實每個人都可能會為愛犧牲,但犧牲其實有很多種情況。根據研究發現,伴侶的「願意犧牲的程度(willing to sacrifice)」、「犧牲的代價(difficulty of sacrifice)」以及「犧牲後的滿意程度(satification)」會有所不同。有些人願意犧牲的程度高、有些人願意犧牲的程度低;有些犧牲的代價高,有些犧牲的代價低;有些人犧牲後心甘情願,有些人卻是出於無奈。

根據學者的研究發現,當一個人越投入關係,且對伴侶的愛越有不安全感時,他可能會做出較多的犧牲。而且,「為愛犧牲的行為」通常是「承諾」的潛在訊號,也就是說,越願意為愛犧牲的人,通常對這段關係的承諾度越高。

延伸閱讀:明明不愛了卻又走不開?從《我們不能是朋友》談談「承諾」這件事

2. 為愛犧牲跟感情幸不幸福有關嗎?

當然有關囉。研究調查伴侶每天做出的犧牲行為以及記錄他們每天的關係滿意度,發現犧牲次數越多,則關係滿意度越高;不過有趣的是,當伴侶們表達的「犧牲代價」越高,反而關係滿意度越低。例如說,一個女人原本不想生養孩子,但為了配合另一半有傳宗接代的壓力,還是選擇了生育。對她來說,犧牲的代價就很高,不僅是身體上的改變,還有一輩子扶養孩子的責任,這樣子的犧牲對關係就不會有太大的幫助。適度的犧牲能讓彼此感受到對方的在乎,但當犧牲代價過大,大到一方失去自己的時候,反而可能為關係帶來損害。

除此之外,犧牲與關係滿意度之間也可能受到「伴侶依附風格」的不同而有不一樣的影響(想知道更詳細的愛情依附風格請點我,或是詳見依附理論系列文章)。例如焦慮依附型的人較不會受到「犧牲代價」的影響,因為他們本身就比較依賴伴侶、對於親密情感有比較強烈的需要,所以願意犧牲的動機就比較強烈,但長期下來卻也可能造成他們在心理健康上的負面影響。而逃避依附型的則可能因為沒有對伴侶的犧牲做出適當的回應,進而影響到他們的感情。

因為每個人對於犧牲代價的衡量都有所不同,感受也不見得同樣敏感,所以如果在關係中過度犧牲或是過度逃避,都有可能對感情有負面的影響。不過也有研究發現,若是伴侶兩人對於情感的堅定、對彼此的依賴的程度都接近時,他們更願意為彼此犧牲,且會對這樣的犧牲感到值得進而增進彼此的感情。

「我不偉大,我只是為了我和皓一的未來,我願意犧牲。這樣子不行嗎?」《我們不能是朋友》劇照

3. 我想為愛犧牲也有錯嗎?

「我這是幫克桓在分擔,這樣他就不用為了那些瑣碎的事情煩惱,可以專心工作,我這樣有錯嗎?」
子媛花費心思全部投注在克桓的生活與事業上,卻反而被妹妹子婷指責。

研究指出,在人際關係中做出過度犧牲的行為,會讓對方倍感壓力,而且會增加彼此在關係中的距離。所以過分的犧牲不但對自己無益,反而將對方越推越遠。或許過度的為對方著想,也是另一種自私的想法。

「自以為犧牲很偉大嗎?你知道犧牲其實是綁架,犧牲是勒索!犧牲到最後只會把兩個人的愛消耗殆盡!你憑什麼用犧牲來控制別人的未來?」褚克桓在與惟惟的交易之夜說出這段心聲,表現了自己的壓力和無奈。

為愛犧牲的無私奉獻,並非對所有人都有益處

「我願意為你 我願意為你 我願意為你 被放逐天際
只要你真心 拿愛與我回應 什麼都願意 什麼都願意 為你」
——王菲《我願意》

這首歌唱起來真的非常浪漫,但如果放到現實生活中,我們真的能為了對方而被放逐天際嗎?或是當我們真的這麼做的時候,對方真的會開心嗎?

愛的犧牲與奉獻的確是很偉大、很無私的,但若真的在乎對方,或許先放下「自己所認為的好」,聽聽對方心裏在想什麼、聽聽自己心中想要什麼,在關係中取得平等的位置,或許才是對伴侶關係最有益處的。

檢視我們的伴侶關係

Q1:最近有哪些事,是你為了他而犧牲自己呢?/是他為了你而犧牲他自己的呢?

Q2:在這些犧牲背後,你或他的感受如何?覺得心甘情願,還是心有不甘?為什麼呢?

如果對方為你做了很多,和他說聲「謝謝」吧!告訴他,你有感受到他的愛和體貼;如果你為對方做了很多,而對方卻毫無回應,或許理性的去和對方溝通,調整彼此的步伐和想法,取得新的平衡!

延伸閱讀:「我們可不可以理性一點談事情」從《我們與惡的距離》解析情緒「戰與逃」

參考文獻

  • DAY, L. C., & IMPETT, E. A. (2018). GIVING WHEN IT COSTS: HOW INTERDEPENDENT SELF-CONSTRUAL SHAPES WILLINGNESS TO SACRIFICE AND SATISFACTION WITH SACRIFICE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35(5), 722–742. HTTPS://DOI.ORG/10.1177/0265407517694965
  • JOHNSON, M. D., HORNE, R. M. AND NEYER, F. J. (2019), THE DEVELOPMENT OF WILLINGNESS TO SACRIFICE AND UNMITIGATED COMMUNION IN INTIMATE PARTNERSHIPS. FAM RELAT, 81: 264-279. DOI:10.1111/JOMF.12544
  • RUPPEL, E. K., & CURRAN, M. A. (2012). RELATIONAL SACRIFICES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SATISFACTION AND THE MODERATING ROLE OF ATTACHMENT.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9(4), 508–529. DOI.ORG/10.1177/0265407511431190

本文轉載自《雞湯來了》《我們不能是朋友》「為你好」的愛,能為感情加分嗎?—為你解答「為愛犧牲」的3個問題

The post 只要「你好就好」的愛情真的好嗎?從《我們不能是朋友》解答「為愛犧牲」的三個問題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擺脫官僚:加拿大食品檢驗局│食安簡史13:三轉培訓中心

$
0
0

食品安全近年引發許多焦慮,臺灣的食安政策究竟該如何制訂,才能讓大家吃得安心放心呢?本系列以歐盟、英國、美國、加拿大、中國等國為例,整理歸納系列文章,邀請大家破關點技,點好點滿成為食安鬥士。

多頭馬車行不通,加拿大食品檢驗局的誕生

在狂牛病肆虐歐洲之際,加拿大在 1997 年成立了加拿大食品檢驗局,結束了多頭馬車、互踢皮球年代……

上個世紀末,當歐陸正在為了狂牛症而焦頭爛額之際,大西洋彼岸的加拿大在 1997 年成立了加拿大食品檢驗局 (Canadian Food Inspection AgencyCFIA),開啟了加拿大單一機構專職食品安全的時代。但加拿大此舉和狂牛症疫情無關,加拿大食品檢驗局成立的遠因,是加國終於體會到傳統的官僚系統已腐敗了食安管理機制,政府為了提高行政效能、減少多頭馬車之弊病而成立的。

在食品檢驗局成立之前,加拿大的食安管理體制極為分散。管理的職權分散隸屬於衛生部、農業和農業食品部、漁業與海洋部和工業部……等單位1。而多元監管的體制下,造成了職權重疊、資源浪費的困境。因此取消多元監管,成立單一機構的好處在於:減少了行政部門間的互相推託和重複監管,提升地方政府、企業和民眾與政府間的溝通效率,強化加拿大政府對於食品安全的管理能力2

於是加拿大議會在 1997 年通過「加拿大食品檢驗局法 (Canadian Food Inspection Agency Act)」,統整了各部會的監管職責、整合每個單位的資源,於該年 4 月成立了加拿大食品檢驗局。

1918年左右,加拿大宣傳豬、牛肉的海報。因世界大戰爆發和鄰近美國等因素,讓加拿大在數十年間就發展成世界上僅次於歐盟、美國之外最大的農產國。圖/ Wikimedia、 Special Collections Toronto Public Library

加拿大食品檢驗局:半獨立的官方組織

和美國相同,加拿大是聯邦制的國家,而加拿大食品檢驗局是加拿大最高層級的聯邦食安管理單位。與歐洲類似的組織相比,加拿大食品檢驗局透過加拿大衛生部向議會負責,與傳統的封閉式官僚組織不同,摻合了許多民間企業的精神在其中,較為接近的組織是英國的食品標準局 (UK Food Standards Agency),屬非傳統的半獨立政府組織(英國的食品標準局則是透過衛生大臣向議會負責)註1,1;而歐盟的食品安全局 (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 則是直接向歐洲議會負責,其獨立性較加拿大或英國更高。

加拿大食品檢驗局的職權接近我國的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食藥署)和農業委員會(農委會),主要處理聯邦和跨省等級的食安管理。其中包括有:風險管理、保障消費者權益、進出口食品監督、預防食品詐欺等。

其總部位於渥太華市,全國有 14 個官方實驗室、160 個實體辦公室、近 400 個駐廠辦公室,旗下約有 7000 名員工,包含各種科學家、獸醫、檢驗員和稽查員……等。而許多聯邦機構都和食品檢驗局進行合作,主要的有衛生部(制訂營養和食安法規);公共衛生署(食源性疾病的監管和流行病學的調查);邊境服務局(查核進口食物……等)。

加拿大食品檢驗局的功能概況圖2-4。圖/作者提供

守護農產經濟:加國的監測計劃

加拿大全國人口將近四千萬人,而農產業的出口量更是排名全球第三位2,5。因此確保境內的農產品、飲食安全成了維繫經濟實力的國家目標。而為了掌握國內食品產業的概況,加拿大食品檢驗局每年都有詳細的全國性監測計劃,以分析國內重要的農產品與環境的變化2

  • 全國化學殘留監測計劃 (The National Chemical Residue Monitoring Program):藉由全國性的採集、分析數據,掌握國內化學汙染的概況,並以此制訂加拿大民眾的飲食安全政策,對貿易夥伴國亦可彰顯公信力,確保加拿大產品在全球的競爭力。
  • 全國微生物監測計劃 (The National Microbiology Monitoring Program):針對危險性強、具指標性的微生物進行監控,如:沙門氏菌、大腸桿菌 O157:H7、一般大腸桿菌。同時檢測全國的食用商品的無菌性、容器完整性和 pH 值等。
  • 全國抗藥性微生物監測計劃 (Canadian Integrated Program for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Surveillance farm program):在抗生素發明數十年後的現在,抗藥性微生物已經成了醫療、農業上令人頭痛的問題。加拿大食品檢驗局協同農業與農業食品部執行全國性的計劃,針對人體、牧場、屠宰場和產品等進行全國性的抗生素、抗藥性微生物檢測計劃。以延長抗生素的生命週期,更進一步的防止抗藥性微生物在加拿大境內擴散。

加拿大國民的安全食物計畫於2012年公布,2015年實施。主軸有全食物鏈的監管、提高監測能力、資訊公開等。圖/加拿大食品檢驗局

效仿加國,台灣的食安五環計畫

加拿大的食品監管組織發展背景,和英國、台灣皆不相同。英國和台灣皆是因為爆發了食品管理的醜聞,才開始重整政府機構;而加國則是有鑒於陳舊的官僚組織使管理滯礙難行,再加上食品業為加國重大經濟命脈,因此針對食安的主管機關進行組織改造。

加拿大的食安管理方法,散發出強烈的意圖和國際規範接軌,包括依照北美貿易協定調整法規,積極培養人才等措施。而本章所提到的全國化學物、微生物和抗藥性監測計劃的目的即是如此,定期的公布全國性監測報告,不僅能保證國民的安全,更可以確保加國農產業的競爭力。

自蔡英文總統政府上任以來,提出的食安五環中亦有部份概念類似於加國的全國性監測計劃6,7,如:第二環的 KPI 的 A 項:「完成抗藥性研究報告」,預期將有助了解我國微生物的概況,值得嘉許。但在行政院所提供的「食安五環之推動策略及其行動方案」中仍可見有待改進之處,如第二環的 KPI 的 C 項、第三環的 C-E 項,皆是宣示要提高廠商檢測合格率的宣言。

行政院「食安五環之推動策略及其行動方案」第二環部份內容。圖/作者整理提供

行政院「食安五環之推動策略及其行動方案」第三環部份內容。圖/作者整理提供

但提高合格率是政府主管機關所應負的責任嗎?作者認為政府的工作是指導、教育廠商符合國際標準,並定期檢查廠商的成效,因此提高廠商檢測合格率的宣示,並不是政府的工作。

政府應該指導廠商,並塑造一個優質商家能存活的環境,讓商家和消費者之間成線互利互惠的循環。此外第三環的 KPI 的 A、B 項,為提高檢測的件數、縮短檢測的時間成本。此點需注意檢測中心是否有足夠的人力、財力來達成目標,適時的投注適當的人才和資源來協助檢測中心達成目標,才是應有的作法。

台灣的食安五環政策。圖/2016 蔡英文、陳建仁競選辦公室

「慢令致期謂之賊:不看資源只限期完成叫做害人」,我們需時時刻刻警戒於心,才能替台灣的未來做出更好的規劃。

註解

  1. 加拿大食品檢驗局成立之初,隸屬於農業和農業食品部,而從 2013 年起改制,改隸屬於衛生部。

下一篇請見:加拿大食品檢驗局簡介│食安簡史14:三轉培訓中心

參考資料

  1. 张伟,张锡全,刘环,贝君,张雷,焦阳,仇华磊,刘良 (2014) 加拿大食品安全管理机构介绍。世界农业,162
  2. 何翔,张伟力,韩宏伟,杨华,郑贵森,康凤琴 (2008) 加拿大食品安全监管概况。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16-221
  3. 巫强,陈梦莹,洪颖 (2014) 加拿大食品检验署风险管理的创新驱动机制研究与启示。科技管理研究,172-177
  4. 叶苗 (2013) 加拿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研究。世界农业,7-10
  5. 加拿大。中華民國外交部領事事務局
  6. 食安五環之推動策略及其行動方案。行政院全球資訊網
  7. 食安五環扣,幸福安心GO。行政院食品安全辦公室

The post 擺脫官僚:加拿大食品檢驗局│食安簡史13:三轉培訓中心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家中萌寵野外殺手,野貓為何讓澳洲政府傷透腦筋?

$
0
0

野化的貓已經構成澳洲生態系很大的威脅。圖/Katzenspielzeug@Pixabay

在這個上網就是為了看貓貓狗狗的年代,居然有政府單位想要用納稅人的血汗錢撲殺貓咪?

為了阻止野貓殺害澳洲本土的特有物種,澳洲政府正在執行撲殺野貓的計畫,規劃中的方法包含毒殺、槍殺等等。

喵喵大軍入侵澳洲會造成哪些問題?

澳洲本來是沒有貓,直到 18 世紀才有歐洲移民把貓引入,本來只是作為寵物 (Domestic cat),後來卻發現大事不妙了:那些脫離人類飼養環境還能成功活下來的貓隻,牠們會繁殖出許多從未與人類親近的野化後代。可是許多澳洲本土的小動物對這些野貓 (Feral cat) 根本毫無抵抗能力,今天澳洲 99% 的土地都可以找到貓的蹤影,對生態而言是相當可怕的浩劫。

澳洲的其他外來物種:紅狐狸、山羊、野兔以及海蟾蜍。圖/Wikipedia

部分飼主的行為也讓情況變得更糟,他們放任寵物貓白天在外四處遊蕩,認為時辰到了,出巡完的貓皇帝自然就會回家了。問題是,過去利用導航追蹤的研究顯示,在外遊蕩的家貓,一天之內最遠可以走到離家 3 公里遠的地方,在這段路程之內,有很多小動物恐怕都要慘遭獵殺。更重要的是,這種放任的管理模式很容易導致寵物貓走失,變成在到處打獵、到處破壞生態的流浪貓。而那些惡意棄貓的飼主,造成的傷害就更不用提了。

不管是被放生、棄養,還是自己走失的寵物,最後都很有可能變成破壞生態平衡的兇手。圖/Unsplash

根據 Brett 等人的估計,野貓在澳洲無人管理的野地上,每年能殺死多達 8 億 1 千 5 百萬隻野生動物,其中粗估有 56% 是澳洲本土物種,裏面包含了許多小型的哺乳類動物,例如:中澳粗尾鼠 (Central rock rat;Zyzomys pedunculatus)、東袋鼬 (Eastern Quoll;Dasyurus viverrinus) 與蓋氏袋鼠 (Eastern Bettong;Bettongia gaimardii) 等。

野化的大貓是澳洲所有貓裡面最常打獵的族群,因為牠們生活在野外,食物來源只能完全自理。除此之外,據估計寵物貓每年殺害 1 億 8 千萬隻動物,獵殺不一定是為了果腹,很多時候只是當作娛樂;流浪貓每年也能殺掉近 1 億 4 千 9 百萬隻動物,數量偏少一些,也許是因為牠們平常大抵還是有跟人類接觸,有機會撿拾廚餘來填飽肚子,偶爾會遇到愛貓人士餵養,所以打獵需求有時沒這麼高。

人類活動、野火與貓患正在威脅中澳粗尾鼠的生存空間。 圖/Wikipedia

原本澳洲本島上是有東袋鼬的,但後來因為狐狸、野貓、天災還有疾病,現在只能在塔斯馬尼亞島找到為數不多的野生東袋鼬。 圖/Wikipedia

面對無孔不入的野貓,澳洲政府有哪些應對之道?

目前在澳洲,常見的控制貓隻數量方法有:槍殺、放置毒餌,還有以陷阱捕捉後進行安樂死。但成效都相當有限,理由如下:

  1. 野貓沒有固定出沒的時間跟地點,牠們非常狡猾,擅長隱藏行蹤,所以讓人類去跟蹤貓隻再加以槍殺、捕捉都是很沒有效率的。
  2. 貓對不會動的東西比較沒興趣,牠們享受打獵的過程,所以如果只是單純擺個下過毒的食物在某個定點……常常發生非常尷尬的事:野貓可能只有殺到幾隻,但那些大家原本想要保護的野生動物也一起被毒死了(暈~)。

 

後來澳大利亞野生動物保護協會 (Australian Wildlife Conservancy;AWC) 於 2018 年正式完成了一道長約 44 公里且通過電的「萬里防貓長城」,長城裡面的野貓已被全數驅離,目前也有幾種瀕臨絕種的野生動物住進這個保護範圍裡面了,包含蓬毛兔袋鼠 (Rufous hare-wallaby;Lagorchestes hirsutus)、袋食蟻獸 (Numbat;Myrmecobius fasciatu) 以及西部地面鸚鵡 (Western ground parrot;Pezoporus flaviventris) 等,但畢竟這才剛完工沒多久,效果仍有待專家觀察。

防貓長城。圖/Pet Paw News

西部地面鸚鵡的主食是地面上低矮的植株,所以身上有非常好的保護色。圖/Wikipedia

對於撲殺的考量與討論

當然,殺貓一定會引起動保團體還有愛貓人士的反彈,例如善待動物組織 (People for the Ethical Treatment of Animals;PETA) 就曾經批評這種行為太過野蠻。畢竟無論是哪個外來種,當初也都是為了讓人類的生活更加便利,才會被引入澳洲,今日怎麼可以因為數量太多就撲殺牠們?而且當政府下令撲殺貓隻時應該也要考慮到,一般民眾或獵人的捕殺貓隻手法不完全都是人道的,往往既缺乏效率又會造成貓隻不必要的痛苦。

重點是,殺掉一個外來物種不代表本土動物的滅絕危機就能解除,造成生態浩劫的兇手一直以來都是人類自己,所以真的有必要靠撲殺來解決問題嗎?

然而值得考量的地方在於,野化後的貓隻不但體型壯碩,牠們大多比寵物貓還有普通的流浪貓兇悍,而且多數的野貓幾乎不曾與人親近,這讓牠們難以受人管理,所以就算活捉,也難以開放民眾認養。

野貓的體型幾乎要跟獵槍一樣長了,總不適合當成寵物吧?圖/Reddit

也有人主張,可以將野貓絕育後再放回野地就好,這樣牠們就不會再繁殖下去了,也比當場宰殺還要人道很多。但問題是,貓不會因為結紮就改吃素,野放後牠們還是會繼續打獵,因此澳洲政府也只能無奈強調:「我們不是因為討厭貓才針對牠們,這個行動是為了保護眼下瀕臨絕跡的本土動物,我們不想再失去牠們了。」也就是說,政府的用意並非要將全國的貓殺到一隻不留,而是希望將貓的數量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內,盡可能讓澳洲生態系統保持平衡,也藉此加強國民教育,呼籲大家不要放任寵物貓獨自在外遊蕩(就算只有一下子也不行),造成更多動物死傷。

體型嬌小的袋食蟻獸。圖/Wikipedia

最後,不管各位是否認同澳洲政府的作法,請大家對自己養的寵物負起責任,不要衝動購買動物,好好照顧也不要丟棄牠們。

延伸閱讀

  1.   Explained: why is Australia killing millions of cats?
  2.   Cats in Australia Kill Over 2 Billion Wild Animals Each Year
  3.   Issue 24: Feral Cats – killing 75 million native animals every night
  4. 【圖解新聞】澳洲撲殺200萬野貓 護生態 –蘋果日報20151021
  5. 澳洲築起世界最長「防貓長城」!
  6. 【圖解新聞】澳洲撲殺200萬野貓 護生態 –蘋果日報20151021
  7. Feral cat cull in Australia

參考資料

The post 家中萌寵野外殺手,野貓為何讓澳洲政府傷透腦筋?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加拿大食品檢驗局簡介│食安簡史14:三轉培訓中心

$
0
0

食品安全近年引發許多焦慮,臺灣的食安政策究竟該如何制訂,才能讓大家吃得安心放心呢?本系列以歐盟、英國、美國、加拿大、中國等國為例,整理歸納系列文章,邀請大家破關點技,點好點滿成為食安鬥士。

多元食品,多元檢測:加國食安因應法則

僅管加拿大食品檢驗局 (Canadian Food Inspection Agency,CFIA) 仍隸屬加拿大的官僚組織之一,但營運則採接近民營公司的模式1,從加拿大的消費者角度思考食安政策,並積極地培養未來的組織人才。旗下的實驗室和實體辦公室都是用專業來劃分職權,如位於安大略湖區渥太華的食安實驗室2,專精於食品、肥料和飼料;而位於大西洋區夏洛特敦的食安辦公室,則專才在於植物檢測的部份。在專業分工的原則之下,業務更加集中,能有效地累積經驗、提高檢驗技術的水準。

而檢查員、檢查站也是按照專業進行分工,設立專門針對乳品、肉品或植物等檢查站,絕不讓檢查員承擔全品項的檢測工作。加國以往也試圖培養綜合型的食安檢查員,但成效不彰只得放棄2。事實上食品的種類日漸繁多,加上基因改良、奈米科技等新技術不斷加入食品範疇,培養綜合型的食品檢查員並不符合實際潮流,不如培養專精於數個領域的檢驗人才,才能提高工作品質的一致性和效率。

2013 年在加拿大溫哥華抗議基改食物的人潮。在科技進展迅速的現代,未來的食物複雜度只會越來越高,檢測人員需要不斷的學習才不會被時代所拋棄。圖/wikipedia

有犯罪找警察!食安犯罪交給食安警察?

而在食安犯罪的現場調查裡,由於調查和採證皆需極專業的食品科學知識、刑事偵查技巧,以及豐富的現場經驗,但能同時具備三項技能的檢驗人員通常少之又少,因此歐洲的義大利、荷蘭皆有食安警察的制度,而英、德也在 2013 年的廉價馬肉偽裝牛肉的跨國食品詐欺案後,開始評估食安警察的設立3-5

雖然加拿大沒有食安警察制度,但加拿大食品檢驗局的現場調查員皆是熟捻法務工作、對食品犯罪熟悉的人才。在現場調查蒐證之中,能夠掌握食品犯罪的特性,檢查其蛛絲馬跡,更能夠以科學的方式取得足以上法庭的證據,因此能夠協助聯邦司法單位起訴、提出相關報告和證據,也避免了如同我國頂新越南油案時,彰化地檢署因不具備檢驗理化證據的知識,未考量油品原料在儲存時會有沉澱和分層的問題,僅在頂新屏東廠油槽的底層抽樣。此草率取樣反而導致證據在法庭上被認定不足採信,使得檢察體制和科學辦案在國人心中威信掃地6,7

而加拿大食品檢驗局和傳統政府機關相比,還有一個不同之處在於人才的培育。該組織積極地培育後備人才,每年聘僱至少 250 名全職學生,並且依其專長給適當的工作內容。此外也和各大學合作,讓學生利用學校的合作學程前往食品檢驗局內適合的單位實習1。加拿大食品檢驗局此舉除了展現了和一般官僚機構的不同之處,更替自己未來在人才招募、科普宣導層面上種下了極佳的種子

食品標籤給誰看?加拿大安全食品行動計劃

如前一章所述,食品產業是加拿大經濟重要的支柱,因此為了維持強勁的國際貿易優勢,加國在 2012 年推出了加拿大安全食品行動計劃 (Safe Food for Canadians Action Plan),以食品安全為主軸,同時達到提高國際競爭力、維護國民食品安全的目的1,8。以下將簡述行動計劃中改革的方向。

加拿大安全食品行動計劃說明網頁。圖/加拿大食品檢驗局官方網頁

食品上的標籤誰會看?我個人的想法是:「消費者、麵店老闆和檢察官」。

食品標籤最早的目的是讓消費者了解食品的成份,藉此挑選適於自己的產品。但時至今日,食品標籤上已經有了太多的訊息,完全喪失了可讀性,多達數百字的說明再加上猶如天書般的化學名,已經無法讓消費者了解食品標籤存在的價值了。因此加拿大食品檢驗局在標籤現代化計劃裡,利用網路溝通平台蒐集消費者的意見1,希望設計出能夠讓消費者簡單地獲得食品資訊的標籤。而這項行動的意義不僅在於能夠規劃出夠貼近民情的標籤,更重要的是呈現了政策的透明化,提高了民眾對政府的信賴感、鼓勵民眾關心科學發展,使國家政策和科技發展有堅實的民意基礎9,同時也改善了民眾在食品市場上長期處於資訊弱勢的困境,讓一向是「由上而下」的政令宣導,改成雙向式的良性溝通。

「麵店老闆」指的是加拿大的國際貿易夥伴,對加拿大而言,食品標籤是加國食品通往全球貿易的門票之一。因此在標籤現代化計畫裡,加國的食品標籤將符合國際貿易組織等規範,增強加國的全球競爭力1

最後的「檢察官」指的是食品的溯源管理。理想中的食品標籤,猶如我們的身分證加健保卡加金融卡,要能夠查出食品的來龍去脈,以掌握「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食品鏈,如同歐洲各國在狂牛症之後,紛紛建立自己的畜產品追溯體制(如:英國肉品安心組織(ABM/Assured British Meat)所屬的小紅拖拉機標章10)。因此加拿大食品檢驗局在標籤現代化計劃裡,不僅徵求廣大消費者的意見,同時也參考了食品工業業者、地方政府等不同團體的實際看法1,以期能夠完成一個滿足消費者、貿易商和政府的現代化食品標籤系統。

在英國,獲得小紅拖拉機認證的食品,會得到紅色拖拉機 (Red Tractor) 的標籤。圖/作者攝於倫敦超市

下一篇請見:加拿大食品安全法簡介│食安簡史15:三轉培訓中心

參考資料

  1. 巫强,陈梦莹,洪颖 (2014) 加拿大食品检验署风险管理的创新驱动机制研究与启示。科技管理研究,172-177
  2. 何翔,张伟力,韩宏伟,杨华,郑贵森,康凤琴 (2008) 加拿大食品安全监管概况。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16-221
  3. 沙士文 (2015) 參訪歐盟食安風險評估機構與義大利食安管理體系。畜產報導。第186期。6-8頁
  4. 洪德欽 (2015) 歐盟食品安全制度對臺灣食安改革的啟示。台大法學論叢。第44卷特刊。1163-1236頁
  5. 范代志 (2014) 論歐盟之輸入食品安全法規。致理學報,人文與生活應用特刊。1199-1224頁
  6. 【0428頂新越南油案一審審理庭】缺乏科學辦案精神,檢察官查證有疏失。法操司想傳媒
  7. 事實認定與法律程序為頂新劣油案爭議燃點。台大校訊
  8. 徐遵慈、羅傑、葉蕙君、林芩妤 (2015) 《加拿大食品安全法-Safe Food For Canadians Act》之研析。中華經濟研究院(WTO 及 RTA 中心)
  9. 林昱梅 (2015) 論食品安全管理法制中之預防原則:以歐盟與臺灣為中心。台大法學論叢。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院。中華民國
  10. 李欣;钱永中 (2006) 农业质量安全体系模式-英国的小红拖拉机体系简况。农业质量标准。第5期。54-56頁

The post 加拿大食品檢驗局簡介│食安簡史14:三轉培訓中心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加拿大食品安全法簡介│食安簡史15:三轉培訓中心

$
0
0

食品安全近年引發許多焦慮,臺灣的食安政策究竟該如何制訂,才能讓大家吃得安心放心呢?本系列以歐盟、英國、美國、加拿大、中國等國為例,整理歸納系列文章,邀請大家破關點技,點好點滿成為食安鬥士。

聖誕節大禮:加拿大食品安全法

2012 年的聖誕節前夕,加拿大議會通過新一代的食品法規《加拿大食品安全法-Safe Food For Canadians Act》,預計在 2015 年將全面實施。此法將終結多重法規管理的現象,強化政府效能、提高加拿大的國際競爭力,更保證了加拿大民眾將有更安全的食品未來1,2

僅管早在 1997 年,加拿大政府有鑑於行政效率低落,因此創建了單一的食品安全管理機構:加拿大食品檢驗局。但長期以來管理加國食品安全的法規數量仍然繁多,不僅多達 12 部法規,更隸屬於不同主管機關。分歧的法規也讓許多人持續地希望政府整合法規,進一步地提高政府的效能。

2007 年的 12 月,加拿大政府宣布推動「食品與消費者安全行動計畫-Food and Consumer Safety Action Plan,希望能夠構思出能讓議會點頭的新法規。沒想到在隔年,重大的食品中毒案件爆發,重大傷亡的案件再次地扮演了食安改革的引爆點。

2008 年,加拿大爆發即食肉品遭李斯特菌 (Listeria monocytogenes) 汙染,數百人中毒,最終 23 人死亡的慘劇1,3,4。自此之後,和英國政府反省狂牛症及廉價馬肉假冒牛肉案件一樣,加拿大政府也委託獨立調查人員進行研究並提出建議,終於在 2009 年提出「李斯特菌食物中毒爆發之報告」。並在 2010 年又提出對政府的建議:「建議加強加拿大食品安全體系之行動」。

報告中建議若欲健全加拿大體制,必須將目前的食品安全法規進行現代化,並簡化加拿大紛亂的法規管理系統1。而回應報告的就是在 2012 年聖誕節前夕通過的《加拿大食品安全法》,其主要的目的有:

  1. 降低不安全的食品處理程序;加強監控進口食品
  2. 要求供應商定期公開訊息,並強化可追溯性
  3. 提高檢查、搜查的權力;建立統一審查制度

加拿大的即食肉品在2008年受到李斯特菌的汙染。上圖為商店公告肉品下架;下圖為李斯特菌在電子顯微鏡底下的模樣。圖/wikimedia

因應改變,食安法案的現代化

《加拿大食品安全法》整合了原先主要的四部食品安全法律-《加拿大農產品法》、《水產品檢驗法》、《肉品檢驗法》和《消費者包裝與標籤法》,值得一題的是,加拿大調整法規的步調必非一蹴可即,從規劃、立法通過到施行,據估計就用了 年以上的時間,逐步地調整法規,讓施政機關、企業和民眾能適應上路1

反觀台灣,其施政常受政黨大選影響,政策難以延續,並且加上台灣媒體喜愛炒作短線新聞,常期待修法後立刻就要有效應發生,這兩點完全不符合真實的世界運作,未來台灣倘若要設立獨立的風險評估機構,或是大幅度的修法,千萬不要匆忙上路,導致急就章而淪為作秀的困境。從加拿大食品檢驗局的創新做法裡,台灣可以學到什麼?

學以致用;人才培育

人才培育方面,加拿大食品檢驗局突破了傳統官僚體制的限制,密切地結合了學生的專業,並提供適當的誘因培育人才。台灣的食藥署、農委會和教育部,可參考加拿大食品檢驗局的作法,讓學生實際地走入檢驗室、食品廠,甚至可在政府機關學習政策研擬,讓學生們在食安各領域上操作、討論和研究,才能培育未來的實戰人才。

善用數位;全民參與

在加拿大新一波的標籤現代化計劃裡可以看到,加拿大正視消費者為食安管理的重要利害關係人,利用數位科技蒐集消費者廣大的意見,設計出適於消費者的標籤,此舉不僅加速了標籤現代化,更提高了公民參與的意志,使加國政府的施政有了民意的基礎

反觀多數台灣政府機關不熟捻公民參與,因此所推出的公民參與政策跌跌撞撞,不僅民眾不肯為政策買單,更劣化了官民間的關係5,更糟糕的是近來的研究指出,民眾對於政府的食安管理漸漸失去了信心,台灣國人對政府的不信任感已成了食安管理上難解的課題。由於食品安全是台灣民眾極為關心、切身的議題,而良好的公民參與將可增進民眾對政府的信賴、提高大眾理性思考的能力。未來台灣政府在食安管理上,勢必、也必須運用到公民參與的方式收納民意,才能制訂出對民眾真正有益、對台灣未來有希望的政策。

加拿大食品檢驗局豬肉產業鏈圓桌會議網頁註1。圖/加拿大食品檢驗局官方網頁

註解

  1. 官網上可看到最新的會議記錄,以及未來的會議時間地點。此舉和英國食品標準局類似,英國為了強調組織的透明度,除涉及機密的會議外,所有的會議記錄都完全上網公開,並且少數派的意見也會以予尊重,開誠布公。

下一篇請見:加拿大對跨海英國狂牛症│食安簡史16:實戰開始

參考資料

  1. 徐遵慈、羅傑、葉蕙君、林芩妤 (2015) 《加拿大食品安全法》(Safe Food For Canadians Act)之研析。中華經濟研究院(WTO 及RTA 中心)
  2. 韩永红 (2015) 加拿大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的新发展:评析与启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85
  3. 李斯特菌症。中華民國疾病管制署
  4. 林俊宏。肉品微生物污染之管制及措施。台灣動物科技研究所
  5. 蔡英文「新政百日」專題評論:林雨蒼:太陽花、公民參與,與想溝通的小英。端傳媒
  6. Klaus Jürgen Henning; Stefanie Freyberg; Susann Stehfest; Susanne Kaus; Gaby-Fleur Böl (2014) 2014年欧盟食品安全年鉴第三次更新和修订版。联邦风险评估研究所 (BfR) (www.bfr.bund.de),德国柏林
  7. 杨小敏、戚建剛 (2012) 欧盟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的基本原则之评析。北京行政学院学报。5-11頁

The post 加拿大食品安全法簡介│食安簡史15:三轉培訓中心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Viewing all 20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Latest Images